社会学视野下的“安乐死”

时间:2022-07-08 01:36:15

社会学视野下的“安乐死”

摘要:安乐死,让我们快乐地死亡,看似美好的事情,而它的合法性问题却成为国际社会普遍争论的焦点,现如今只有荷兰和比利时两个国家将其合法化。造成安乐死现在的处境与现状,主要原因在于它与传统的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都成为安乐死合法化的一个巨大的阻碍。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安乐死合法化问题除了注意它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之外,还必须符合各国的社会格局以及得到主文化群体的支持。

关键词:伦理道德;主文化

一、有关安乐死的概述

(一)安乐死的概念

关于安乐死的定义,学界众说纷纭,并无定论。但是大部分学者主张,“安乐死”最早起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义为“快乐死亡”、“美丽死亡”。它意指对于死期迫在眼前而有难忍的、剧烈的身体痛苦而又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应其真挚而恳切的要求,为了使其摆脱痛苦而采用人道的方法让其安然死去的行为。

(二)安乐死的理念之争

自安乐死出现开始,它的合法性等问题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论,理论上存在两种观点的对立。其实细细揣测,我们不难发现,立法成败之果实际上就是“否定说”和“赞同说”两种力量交衡的结果。

安乐死合法化的最大障碍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医德与人道主义的冲突。传统观念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它以无形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和生活方式。安乐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课题,与人们头脑中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冲突,致使安乐死的合法化困难重重。至此,否认安乐死的观点认为:认得生命具有绝对价值,“生命尊重之理念,是人类从事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伦理、典章制度,都是以此理念维系的。任何人都无权通过任何方式以任何理由来剥夺他人的生命。

与否定观点针锋相对,赞成者认为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在人实际丧失继续生存的可能性时,结束生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利于善良人格的张扬,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笔者认为对待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认真地对待,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实行有保留的肯定。

二、安乐死的合法化历程

(一) 安乐死在国外的立法历程

美国:最早出现有关安乐死事件的是美国,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安乐死法案;英国:1936年,英国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且于同年向英国国会提出了安乐死法案;德国:最值得一提的是在1938年,希特勒借口实施安乐死,建立了安乐死中心,杀死20多万人,这使安乐死笼罩上恐怖的阴影,阻碍了安乐死运动的蓬勃发展;

荷兰:有关安乐死立法最早成功的国家就是荷兰,1993年2月9日荷兰参议院通过了关于“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

(二)安乐死在中国

我国有关安乐死的行为及议论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唐代道 (公元562―645)所著《安乐集》称,“安乐”即西方净土之别名,而人按照佛教规定修行则死后可进安乐世界。事实上,在中唐时期(公元781―847年)人年老后就有自行去往坟墓安乐而死人(不吃不喝等待死亡),这在《大正藏》里有所记载:“人命终将,自然行 冢间而死。时世安乐……人常慈心恭敬和顺。”学者们认为,这表明在我国安乐死的思想和行为源远流长。但是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的严重影响,安乐死与人们头脑中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极易发生冲突。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也强调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但在不涉及“义”与生死之辩时,中国传统观念一般是乐生恶死,避讳死亡,特别是用人为的方式结束生命,更为人们所不能接受。

但是,时代总是在发展,社会一直在进步。我国现代关于安乐死讨论与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安乐死之风自西方吹入我国。在我国发生的首例安乐死事件是在陕西省汉中市,1986年的“汉中案件”。王明成为解除母亲被肝硬化、肝脑综合症折磨而无药可治的痛苦在处方上签上了“家属要求安乐死”的字样,而事后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对医生连声及死者的儿子王明成提讼。该诉讼前后历时六年,一直拖到1992年,以汉中市人民法院对两被告作出无罪判决而告终①,这之后,在我国出现了几起类似的安乐死事件。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对现代刑法的基本问题研究比较晚,且有关安乐死这方面的司法实践比较少,因此,有关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学者及民众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安乐死

(一)差序格局

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提到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的亲属关系就像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性质,我们的生与死都发生在这个圈子中。所以在中国,个人所做的决定牵动着所有人的意志,一个人的生死不取决他个人的意愿,还必须得到自己的亲属关系网、社会网络的认同。这样讲或许充满暴力色彩,但是无形的关系网络所形成的一套无形规范和明文规范更有力度和韧度。在这个格局中,家族(或家庭)的共同决定权,高于家族(或家庭)成员单独的决定权。家族(或家庭)的观念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都已经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犹如树根深深地扎进属于自己的那块土地中。所以,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在中国,必须考虑到我们的社会格局与社会网络问题,单单将一个生命决定权视为一个人的拥有,那是不可取,也绝不会成功的。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群体都存在“主文化”和“亚文化”,它们系统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念。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价值观念要么属于主文化,要么属于亚文化,很少的几率存在于第三种倾向。而社会主文化群所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或者社会上大多数人共有的价值观念在刑法领域内的具体反映,决定了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的存否。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总是会产生一些共同的利益要求,沉淀成共同的善恶判断标准,从而造成在价值观念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文化群,基于文化群价值观念就会形成要求社会所有人必须接受的法律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的说明,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必须符合社会主文化,它的制定与实施必须是主文化群体所能接受,也就是说,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一定要有群众基础。

四、小结

安乐死作为一个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于它的争论将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同安乐死的合法化,“好死不如赖活”的传统观念也会逐渐被“优死”所取代。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会随着一代代人的更替,自由民主时代的到来而与时俱进,从而改善传统思想中“孝道”的非理,使其更好地约束、塑造现代人的生活。但是安乐死的执行,必须是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内,另外,有效的监督手段也是保证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条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乐死一定会成为人们选择幸福离开的最佳途径之一,它也一定会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做出贡献。(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倪正茂、李惠、杨丹彤著:《安乐死法研究》[M].上海法学文库、法律出版社,2005年1月

[2]魏震瀛主编:《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3]甘添贵著:《刑法总论讲义》[M].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版

[4]夏强:《安乐死合法化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5]冯亚东著:《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注解

① 源自陈丽娜:“论‘安乐死’的性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一篇:影响个人收入的资源性因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小议比特币的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