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

时间:2022-07-07 07:25:59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导,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经济基础是否稳固。党的“十七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创新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高度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就我国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探究创新性管理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前言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高效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履行社会义务。然而,现阶段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国有制经济改革发展的难度重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影响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民经济主体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二、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素质较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制经济,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应该代表我国的先进水平,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财务管理队伍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近20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众多国有企业改变落后管理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融资上市,一大批企业成为了中国的龙头企业,甚至进入世界500强。然而同样作为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国企财务管理现状令人堪忧。由于薪资待遇、公司效益的影响,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一般很难吸收高水平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入,众多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知识水平和学历的限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水平有限,同时政治素质也与大型国企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差距,企业与人才形成消极循环,自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难以让人满意。

其次,粗放型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有制企业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断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购、重组、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传统模式,账目繁多,人浮于事,公司管理监督失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亏空,2013年9月13日兰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了一个涉及14年前国有资产流失的案,兰州公路建设办原副主任周祥元致500万国资流失一审获缓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对于国有资本流失的监管水平落后。

再次,财务审批“一支笔”致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弊端丛生。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财务制度上都沿袭了“一支笔”审批制度。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省办事效率,防止相互推诿、政出多门,但是另一方面带来的是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容易滋生腐败、造成、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因此,当前仍旧使用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已经逐渐落后于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最后,个别财务管理人员利用手中职权变造假账、违法乱纪,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利用职权不顾国家法律和人民利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最终受到法律严惩的案例屡见不鲜,如2009年的沈阳国寿虚构业务案虚增保费收入和退保金高达1.56亿元。还有个别国企领导干部干扰会计依法行使职权,指使财务人员挪用公款,如2009年“佛山邮政储蓄案”,涉案金额骇人听闻,高达13亿元。

三、创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创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需要多法并举,综合提升。

首先,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始终抓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阶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学习,既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可信度,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强会计法规、会计实务知识水平,熟练掌握会计操作。对于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增强会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从而最终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次,创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制度随之改革完善,逐渐与国际接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健全《会计法》,使之与宪法、刑法及当前社会情况相适应;其次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做好内部科研,将财务管理工作与现代互联网手段相结合;再次是改革财务管理行政审批制度,彻底改变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防治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职权滥用和腐败。

参考文献:

[1]白秀梅.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2012(02):114.

[2]李瑞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南方论刊,2009(09):64-66.

[3]王烨,赵殿斌.构建和谐社会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特区经济,2007(09):154-156.

作者简介:张英男(1976-),女,北京人,吉林电视台,中级,职员,财务管理。

上一篇:借天时、地利、人和助“三全”分月预算管理 下一篇:新型HTC-08型透层油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