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四 《72家租客》

时间:2022-07-07 04:59:00

案例分析四 《72家租客》

一次有诚意的招魂

监制曾志伟多番强调,邵氏这次出动了全亚洲最大的厂景,1:1真实还原了旺角西洋菜街的风貌。所以你能看到的旺角地铁站出口,西洋菜街的路牌,熟悉的电器店、茶餐厅、寿司店、凉茶铺,感受到拥挤的街巷里汹涌的人潮,鲜活又熙攘的街头气息扑面而来,与此同时是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在惶恐中愈加奋进而又掩不住疲惫的时代情绪。但这只是香港情怀的一层皮。

因为情怀也好精神也罢,状况之上永远有另一层状况。时代早已不同,从青春版张学友、曾志伟、袁咏仪们喇叭裤、松糕鞋和妹妹装你追我赶的纯真,以及和包租婆、警司等人的斗智斗勇;到了今天面对外来经济文化的进驻和同化,勤快又深谙生存之道的香港人,经历过匮乏到富裕再到新的挑战,从来不缺乏应变能力。但仅仅维持眼下的生存发展并不够,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情怀被丢弃,被驱散得平庸乏味不知所谓,恐怕才是西洋菜街上每位租客的最大失落。当一众租客被业主加租三倍逼得走投无路,大家豪气万丈地云集茶餐厅商议对策,却怎奈这家有几十年历史的茶餐厅也自身难保,店东陈百祥只能赶在封店之前,拿回一杯冻柠茶聊以纪念。

“我们没有忘记香港旧的情怀”

今年的港味贺岁电影《72家租客》,翻拍自上世纪70年代邵氏电影《72家房客》,监制、总导演曾志伟不止一次说过,拍摄动机是借邵氏重出江湖之机,把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贺岁片传统捡回来――这似乎蕴含了多个怀旧层面。

南都娱乐:《72家租客》不是单纯地翻拍经典,它似乎流露出对香港情怀的召唤。

曾志伟:因为这几年大家都在讲80后、90后,很少人知道香港以前的精神,而电影其实是很好的国民教育。在《72家租客》里就很有香港精神,国内现在讲和谐,但在香港以前我们讲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香港打工仔的精神,也是老明星吴楚凡以前经常说的。香港很小,大家很容易见面,有什么事都能很团结、一呼百应,这就是香港人的特色。现在的后生比较抗拒再讲回老一套,所以我们加了很多现代题材,但我们没有忘记香港旧的情怀。而怎样将我们两三代人之间的代沟减少,也是包藏在这部戏里的东西。

南都娱乐:也源于一种情怀已失的焦虑吧,因为现在合拍片多了?

曾志伟:因为你要迎合合拍片的制度,要配备一定配额的演员嘛,如果你用了内地演员拍一部香港口味的戏,其实是有一点怪的。这几年很多片商跟我们讲,现在少了很多有香港特色的电影啊,所以才有最近的《岁月神偷》⋯⋯台湾钮承泽的《艋》我也一直看好,因为台湾近年很少这样情怀的电影,而且它的商业性比《海角七号》浓多了。

南都娱乐:如果说这次是香港电影的怀旧潮流,那么翻拍经典也是其中的现象,像今年黄百鸣的《花田事2010》也是怀旧?

曾志伟:黄百鸣翻拍自己的东西是他的习惯,不能算一个例子。翻拍的话,不同人翻拍就有新意思,自己翻拍自己的东西是没意思的。

南都娱乐:拍怀旧题材,在商业上是否有一点取巧的意味?

曾志伟:其实有一点兵行险着!因为未必怀旧题材就行,尤其现在的后生挺不喜欢重拍,我们也一直在开会,拍旧的题材还是要看其必要性。(接下来有机会还会否再拍怀旧题材?)原则上不会,但还是要看环境。这部戏刚上映一周的时候,票房不错,别人叫我马上再拍《五福星》,我说有没有搞错啊。这个正是以前片商最喜欢做的事情,一部戏火了,马上叫你想同类型的戏,但我们制作人最不喜欢的,这样是破坏了大家的创作性的。

南都娱乐:你觉得接下来的港产片还能保住自己的存在和特色吗?

曾志伟:无所谓港产片和合拍片,关键拍好看的华语电影嘛。当然最好就是撇除制度,把创造性拓展到最宽的程度。

上一篇:台湾歌王高凌风:我应该是80年代的艺人,物质贫... 下一篇:隐性粉红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