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时间:2022-07-07 02:18:42

高职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一、引言

会计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都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基于工作流程的‘旅游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在充分考虑高职课程教学特性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拟定先从构建高职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着手进行研究。项目组在一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了上过会计学相关课程的6名专任教师、15名资深督导教师和15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拟构建出高职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手段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权重分析的比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评价对象或问题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题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照要素间的相互关联度及隶属关系,将要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系统,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

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实施步骤主要有以下三步:第一,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集,一般可结合专家评价法得到。第二,通过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并把比较的结果即“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用一个数值表示出来,检验的公式为:CR=CI/RI,其中:CR称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当CR

二、指标因素集的确定

为构建出“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因素集,项目组采用了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是出现较早且应用较广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其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做出定量估计。项目组先对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组织选定的15名专家和6名课程任课老师开展专题会议,经过多番修订,制定出基本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因素集,具体如表1所示。

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调整

得到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指标因素集后,可构建判断矩阵,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直到取得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在此,可采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 0.5.2,标度类型:e^(0/5)~e^(8/5))构建判断矩阵与一致性调整,yaahp软件处理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各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如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其中表3、表4和表5以各一级指标权重均为100%作为假设条件。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取得

根据前面所述,并结合之前论述的5张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计算,取得完整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6所示。

由此,依托AHP法及yaahp层次分析软件,课题组构建出了高职会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本文系2010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般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工作流程的‘旅游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B2010011;主持人:何淑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高职旅游实训基地‘三练式’升级研究”(项目编号:GLJKT201102063;主持人:何淑明)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钱中平:《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2]董浩、蒋屏、严雷:《应用多因子综合评判法进行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评价》,《浙江水利科技》2003年第5期。

上一篇:学习方式对会计教学方法选择影响 下一篇:“任务驱动”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