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误诊为脑梗死32例分析

时间:2022-07-07 02:07:42

意识障碍误诊为脑梗死32例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的误诊原因。方法:选取32例因意识障碍误诊为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非脑梗死。结论: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很多,接诊医师应注意鉴别,仔细寻找原因,避免误诊。

关键词 意识障碍 误诊 脑梗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90

意识障碍是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抑制状态,表现为人对自身及外界认识状态以及知觉、记忆、定向和情感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1]。因病情重,病史不易采集,易导致误诊,现将误诊为脑梗死的32例患者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11年10月误诊脑梗死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9~84岁,平均67岁,入院时意识障碍30分钟~2天。

临床表现:嗜睡5例,昏睡3例,浅昏迷12例,中昏迷2例,深昏迷1例,意识模糊5例,谵妄4例。躁动不安,胡言乱语5例;表情淡漠4例;智能下降3例;偏瘫1例;四肢瘫3例;言语不利3例;张口受限2例;强迫仰头1例。

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24例;糖尿病病史11例;冠心病病史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4例;抑郁症病史2例;癫痫病史1例;脑梗死病史5例;脑出血病史1例。

辅助检查:27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5例表现为软化灶,6例表现为多发脑梗死,7例显示有脑萎缩,10例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

确诊情况:32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糖尿病低血糖症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1例,安眠药中毒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例,肺性脑病3例,抗精神病药物过量2例,急性乙醇中毒并脑挫裂伤1例,肝癌2例,颈髓损伤1例。

误诊原因

接诊医师盲目自信,缺乏必要的体格检查,如2例冠心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经听诊发现心率慢,经心电图确诊。

询问病史考虑欠全面,或不重视既往病史的收集,如3例肺性脑病患者均因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入院时头颅CT有梗死灶,而被误诊脑梗死收住神经内科。2例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患者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和意识障碍被误诊。

缺乏常规实验室检查,如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病例,多能通过血糖、酮体、电解质的检查而明确诊断。

家属提供病史不详或错误,如1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家属在患者被褥下发现遗书后才找到患者隐藏的火炉;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经抢救苏醒后自诉因不愿连累子女口服有机磷农药欲自杀。

接诊医师对神经内科知识欠缺,如1例安眠药中毒患者虽有意识障碍,四肢肌力差,但四肢肌张力均下降,而无病理反射。1例颈髓损伤患者虽四肢均肌力差,但有明显的感觉障碍平面。

讨 论

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功能以及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有意义应答反应的能力,机体通过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等表达出来,这种应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是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者成为昏迷[2]。

对意识障碍的患者,接诊医师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节律、心率、血压的变化,瞳孔和皮肤的异常,呕吐物的色、味,以及肢体活动情况,首先确定其病变是脑结构病变的结果,还是代谢异常引起的弥漫性脑病。若大脑半球病变所致病程早期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体征;局灶性脑干受损体征,尤其是瞳孔功能及眼外肌活动异常多提示脑干受损。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弥漫性脑病通常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意识障碍常进行性加重,多表现有一段时间进行性嗜睡或谵妄,之后逐渐进入昏睡并最终昏迷。另外接诊医师对意识障碍的患者还应注意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服药史、意识障碍发生的急缓程度、意识障碍发生前或同时伴随的症状,还有患者发病时的环境及现场特点,经过仔细的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多能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9-70.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1-214.

上一篇:手术室安全护理体会 下一篇:眼部外伤急救手术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