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创意警务之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7-07 01:05:11

中国版创意警务之理论与实践

上世纪70年代,第四次警务革命在西方世界悄然兴起,与前三次警务革命的职业化、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特点不同,第四次警务革命走出了传统的“人多物优”的思维误区,注重发挥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再追求装备精良的人海战术。警力无增长改善理论也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1976年,英国警务理论学家约翰·安德森提出了著名的警务配置理论,其核心是在不增加警力配置和武器装备的前提下,改善并提高警力。这就是著名的“警力无增长改善”论。第四次警务革命从根本上破解了警力不足,动力不够,能力不强等诸多难题,大大激发了警员个人和警队整体的执法积极性,创造出犯罪预防、社区警务、主动巡逻以及精确打击等许多革命性的执法模式。

进入21世纪,创意警务理论在中国登陆,值得庆贺的是,与那些被专家学者束之高阁的理论不同,创意警务理论在短短几年内就在苏州市公安局落户生根,并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张跃进局长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中国版创意警务理论与实践。张跃进的“局长信箱”不过是他践行创意警务理论的平台或推进路径。

“局长信箱”的形式在中国既非创新也非创举,在数不胜数的“信箱”当中,徒有其名者不在少数,作为摆设而不得不被关闭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缺乏将心比心,用心维护固然不假,但那只是浅层次的原因。究其根源,乃是缺乏现代国际警务的视野、胸怀、知识与魄力,把“局长信箱”仍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改善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徒有不脱离群众的形式而缺乏民主化警务管理的内涵。

创意警务的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来自民警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二、引进、移植各个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三、以科技为重要支撑。四、具有实践基础。五、着眼于提高警务效能,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笔者曾就中美警察的管理与执法进行比较后归纳出15处不同,其中第2条就是:“中国警察听领导布置任务,遇到问题必须及时请示。美国警察让下级拿出方案,遇到问题必须独当一面。”除紧急情况或重大警情之外,警务发达国家在一般情况下都十分注重发挥每个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警察不应是简单服从命令的执法机器,而是有独立思维和创意,能够依据法律、执法环境和社会效果创造性执法的警官,是善于化解冲突和破解难题的社会工作者。一味鼓励服从命令的机械性执法,将有意无意地扼杀警员的执法热情和创造力,成为不支不动,甚至支也不动的被动工具。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编制再多、装备再优的警队也不会有战斗力,即使不断补充警员和改善装备,也不可能提高执法能力和效率。人海战术可以休矣!

张跃进局长不仅领会了创意警务理论的精髓,而且有效地将之付诸于警务民主化管理和执法实践。张局长整合了六种创意渠道,搭建了创意集成平台,使苏州的创意警务向有形化、集成化以及规范化运作迈出了坚实的起步。六种创意渠道包括:一、“金点子论坛”,由民警就警务工作问题和解决方案发表真知灼见。二、“他山之石”,收集国际警务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执法模式,指导本局民警执法办案。三、“一案一议”,对已结案件总结经验教训,提炼执法规律和方式方法。四、“网上征招”,将执法和管理的难题到网上征集破解方案。五、“局长信箱”,民警和警辅可以匿名给局长发帖留言,张局长亲笔回复已达万封。六、“民警工作室”,由在某一警务领域里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为其他民警解惑释疑。

创意警务的民主化管理和科学推进,使苏州市 公安局的警务工作发生了五大转变:一、激发了活力,实现了由被动、消极工作到主动、快乐工作的转变。二、增强了能力,实现了由机械执法向创造性执法的转变。三、凝聚了合力,实现了由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向联勤联动,合成作战的转变。四、集聚了外力,实现了由单一视角向博采众长的转变。五、挖掘了潜力,实现了由粗放式经营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面对社会各界的肯定,媒体的宣传和公众的认可,如何学习、评价、推广张跃进局长其人其事的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张局长的成就靠的是他热爱警务工作的拼命精神,但是,我们不应仅把他作为一种精神来学习或宣扬,就像我们不应仅仅学习任长霞局长的工作精神而忽略了她的警务管理与破案方法一样,张跃进局长的闪光之处是他的拼命精神具有国际化警务的视野和理论指导,并且通过科学的推进路径和方法,对警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张局长现代警务理念的同时,突破学习榜样的“感动、激动、不动”的传统模式,潜心研究、理解、学习和消化“张跃进局长工作法”,并结合本地本岗的实际,学以致用,使“张跃进局长工作法”得以推广落实,将创意警务的成果向全国辐射,在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使警力不足、动力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破解。

(作者为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特聘高级教官,特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东方学者,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刑侦硕士,原美国特警)

上一篇:健康管理ABC 下一篇:经济变革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