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资归口管理是电力企业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4-06 02:25:09

加强物资归口管理是电力企业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诸多消耗中,物质资料的消耗占相当大的比重,一般在60%-70%左右,并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此比重还将进一步增大。因此,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对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将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其途径又是什么?在众多途径中,笔者就物资归口管理方面结合电力物资管理的当前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归口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1

一、当前的实际及面临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物质资料市场的日趋丰富,电力物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由省局统一调拨分配的物资管理权限逐步下放各基层单位,由各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各自独立进入市场采购物资。使电力物资管理体制由省局行政附属型转为基层独立型,对企业的自主经营,适应市场经济起着积极作用。同时,电力企业也由传统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其经营的中心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1.将物资部门全部划归多种经营,成立经营性公司。一方面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用物资的供应;另一方面参与市场经营,担负着企业保供促销的双重职能。

2.将物资部门部分划归多种经营,继续保留独立的管理职能负责企业日常生产大修、技措的物资供应工作;另外,抽调人员成立经营性公司,划归多种经营,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专门参与市场经营。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前电力物资管理的基本模式是负有供应与经营的双重职能,这是在改革初期为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的基本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行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的模式使其工作本身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缺乏统一管理,致使库存物资周转慢、浪费大、效益低由于省局隶属关系的萎缩,单个企业直接面向市场的机会增多,获得的供求信息量较小,时效性差,大多不可靠,易导致决策失误,造成库存增加长期积压,物资周转速度慢,浪费大,效益低。

4.管理小型化、经营规模小、单兵作战、组织度差、纵横联系少单个企业面向日趋激烈的物资市场,缺乏科学管理,各自为战。只有一种市场竞争关系,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发挥综合整体优势。并且组织度差,与主管省局、兄弟单位联系少。

5.采购成本高、无批量优势,物资储备资金占用多分散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体制势必增加费用支出,增加企业的成本,并形不成较大的购货批量,不易享受生产厂家的优惠待遇,增加了物流环节的费用,同时造成库存增加,形成物资储备资金占用增多。

二、加强物资归口管理的必要性

1.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力企业现行的物资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其库存周转速度慢、效益低、浪费大、成本高、信息差等弊端,已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依靠电力物资行业的整体优势进行管理。

2.是电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客观要求。在电力企业的整个流动资金中,物资储备资金占用的比重相当大,一般在60%-70%之间,管理好这一部分资金对电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是物流工程的客观要求。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从计划开始,经采购、储运、供应到消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企业内部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各个环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企业的外部环境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要具有迅速应变的功能。只靠单个企业是不行的,只有依靠行业归口管理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达到最优目标,从而提高综合效益。

三、加强物资归口管理的主要模式

1.电力企业行业归口管理模式。本着批量和重要物资集中, 零星物资分散的原则进行管理。对大批量和重要物资编制申请计划上报省局,由省局组织供货单位进行招议标,形成批量优惠、价格优惠,保证供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特殊用料,可由省局出面动员联系系统内企业集中需求,互通有无。对零星或少量物资可由各单位分散自行采购,但也要加强物资质量、价格的监督管理,尽可能地选用已取得行业许可证的企业的产品,做到比质比价、就近采购,坚决杜绝质次价高的产品流入系统。

2.电力企业内部物资归口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内部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内部物资归口管理,杜绝谁管计划、谁采购,谁管资金、谁采购的乱采购、多头采购现象

四、加强物资归口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发挥电力物资供应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行业归口管理, 树立群体意识,实现物资规模经营与管理。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发挥物资管理主渠道作用是电力企业物资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还要认识到加强电力企业物资归口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归口管理,而需要我们在观念上、工作作风上内部管理上、组织结构上和管理模式上都要有大的转变,抛弃局部利益的狭义思想。最后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优化管理模式,树立群体意识,实现物资规模经营与管理,使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从单一化、分散型转向多元化、集中型管理。在采购供应上以省局为中心,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集中批量优势,面向卖方市场形成批量优惠,降低成本,提高供应质量。

2.研究物流经济规律,制订政策法规,引导电力物资管理健康发展。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调研工作,摸清电力物资工作的运行规律,找出其症节所在,再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跳出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固有模式,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资管理模式引导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3.依靠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水平。由于电力物资管理的粗放型管理,忽视了应用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和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入研究,导致了在此方面与其他电力专业的相对落后。因此要发挥行业管理优势,集中研究推广一些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充分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并制订全行业的应用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是推广电子计算机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使之为我们提供信息、制订决策指导管理、适应市场,提高效益。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物资人员整体素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对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搞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既要解决当前业务拓展所需的应急知识,也要放眼长远的培养。当前特别要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物资流通理论、企业管理理论,补充法律、金融、计算机等知识,不断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电力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采取什么途径才能做好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加强物资行业归口管理,发挥物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样既有利于在确保电力企业生产所需物资供应的前提下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又利于促进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良性循环,为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关于对采油一厂资产管理工作的分析 下一篇:基层国库集中支付现状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