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活动中积累

时间:2022-07-07 12:56:11

让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活动中积累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展开数学认知活动的氛围,又要创设多种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全面地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经验 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42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

一、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营造数学活动的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才能形成数学活动的氛围。因此,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营造进行数学活动的氛围。如对于起始知识的学习,可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甚至是以一些简单的、模糊的、不系统的生活常识为起点,通过学生对这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材料和信息的感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对于后续性的知识,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展开尝试、猜想、验证等活动,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最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教师可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允许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求异创新,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操作活动中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画一组平行线;接着,通过交流讨论,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评价。学生有如下画法:(1)直接通过尺的移动画出平行线;(2)按住直尺不动,分别沿着尺的两边画出平行线;(3)任选作业本的两条格子线描一下;(4)先画一条直线,再画出这条直线的两条垂线。虽然学生的画法不成熟、不规范,但画法(4)具有平行线常规画法的雏形,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升华。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木工用角尺画线的过程,再让学生体会书中平行线画法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被充分激活、利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数学活动中,构建自身的认知结构。

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建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探究之欲,力求实现心理平衡,积极地参与“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教师出示以下算式让学生练习:“请你选择一组算式算一算,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

960÷12 360÷24 800÷16

960÷3÷4 360÷6÷4 800÷8÷2

这时,探究除法的性质已成为学生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心理上已经从发现问题向主动探究迈进。

三、内外活动有机结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的活动,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这个过程包括外部的物质活动和内部的思维活动两个层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外部的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促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实现材料的实践化,并通过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解决之中。

例如,教学“数与形”一课,探究利用正方形数的特征解决“1+3+5+7+……+17+19=?”的问题时,学生通过画一画这个外部操作活动,在画图的操作中解决每个数与图上对应点的关系(如右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最外层是19,你怎么知道每边是10?”这样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生画图时的动作向思维过渡,又可以让学生把最外层的19到黑板上摆一摆,由思考“怎么摆”向“怎样找到每边个数”深入,使外部活动始终为内部思维活动提供方向指引、支撑力量。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展开数学认知活动的氛围,又要创设多种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全面地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责编 蓝 天)

上一篇:学生自主修改作文之我见 下一篇:谈利用童诗培养孩子的诗性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