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贸易摩擦中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时间:2022-07-07 12:09:33

也谈贸易摩擦中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反倾销、技术壁垒、保障措施等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摩擦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一枝独秀”的中国,在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磨擦,如何对针对中国面临的贸易磨擦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对策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关键词:贸易摩擦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救济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和金额不断上升。近年来,反倾销被不少国家滥用,成为其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3年10月3日,全球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共有540多起是针对我国产品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金额超过170亿美元,几乎涉及所有出口产品类别。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到今年,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将有外贸经营权,我国制造业产品也将达到升级换代的高峰,巨大的生产能力需要国际市场消化,这意味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都将达到高潮,而我国企业惯用的价格竞争策略必将受到国外的反倾销限制。届时许多国际企业都将采取价格战的竞争策略,反倾销也将随之达到高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打着环保、安全等旗号,因此隐蔽性很强,覆盖面也很广。随着传统贸易保护手段的减弱,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一些国家甚至开始专门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纷纷受阻。

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条款纷纷出台。按照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过渡期保障措施”条款的规定,自中国入世起的12年内,如果WTO其他成员一旦发现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导致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威胁,则可以歧视性地对来自中国的产品而不是所有来源的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所以,我国入世后,世贸组织成员纷纷加强了对华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立法工作。美国、印度、欧盟等国已经在率先使用这种壁垒。另外,韩国、加拿大等国也制定了对华特殊保障措施法规。“特保风”一旦刮起来,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理性审视当前我国频繁遭遇的贸易摩擦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对华贸易摩擦扩大化

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呈负相关: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走好,贸易保护主义呼声往往较弱;反之,世界经济走向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呼声就高。近几年来,占世界经济总量约70%的美、日、欧经济同时下滑,进而引发了东盟、拉美等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了排斥中国商品进入、扩大本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保护国内产业,动辄以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手段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在贸易竞争中蹭出越来越多的“火花”。

中国的市场经济待遇问题

由于政治上的偏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规定,在反倾销调查中,世贸组织成员可在15年内对我国继续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他们认为中国产品价格都是由政府控制和施加影响的,不能反映产品真实价值,当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经济国家,就会构成对后者相关企业的不公平竞争,除非被调查企业能够证明其出口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由此,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计算我国企业产品的正常价值时,拒绝使用其本身的实际成本,而是采用第三国的替代数据,并且往往把工资水平高的国家作为第三国,这就很容易得出被调查企业实施产品倾销的结论,从而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可以说,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不仅已成为中国在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量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进一步刺激了某些WTO成员的国内相关产业对我国产品提起更多的反倾销申诉,同时打击了我国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场所和低成本制造基地,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于是,一些发达国家想方设法遏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甚至制造出“中国”。当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进军世界市场时,必然会与其他国家的企业遭遇冲突。贸易大国的地位,贸易收支的持续不平衡也使我国成为贸易竞争中的重要角色,和其他国家产生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低素质现象

首先,出口产品结构档次低,而且重量不重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往往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和可行的战略方案,市场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表现为一种无序性和随机性,不重视品牌的塑造。加之我国出口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而价格竞争极易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冲击。

其次,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对特定市场大多缺乏长远打算,一发现新的市场,就会蜂拥而入,而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最终结果往往是将出口商品价格杀到无利可图,最终不是被进口国进行反倾销,就是被当地消费者放弃。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精通国际贸易的人才,对国外政策法规的研究不够,缺乏对国外竞争对手的了解等等,都容易导致与我国相关的贸易摩擦发生。

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完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

加入WTO以后,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我国又重新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贸易救济制度。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规定,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国家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进口的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地接受出口国家或者地区给予的任何形式的专向性补贴,对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国家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因进口产品数量大量增加,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的,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并可以对这个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加快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在一个完善的预警机制中,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跟踪一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与出口激增、进口与出口价格急速变化的产品;贸易主管部门、国内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相互通报产品国内生产、销售与进出口贸易情况;大企业集团可以自己聘用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分析,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则要更多地依靠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行业组织如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及时通报、提供有关情况。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做好对企业的服务,政府和企业都要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共享各种资源,更好地建立预警机制,在贸易争端发生之前、发生之际尽快提出各种可能的预处理方案。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目的就在于提前对产业受损害的可能性和程度做出判断,合法、有效地保护产业和企业的正当权益,维护公平竞争,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争取一个公平的环境。目前,国家已初步建立了汽车(2001年底启动)、钢铁(2002年6月27日启动)、化肥(2002年6月13日启动)三个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则来调控经济

一是集中力量推动解决非市场经济问题。根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69%,而且中国很多行业已经完全市场化。所以,尽快敦促欧美等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政府经济外交中的紧迫问题,至少应该力争使得外国行政当局在每一具体的案件中给予大多数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二是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机制,从制度层面上重构我国出口秩序。其中,在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下,强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协调功能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三是为名牌企业、名牌产品“走出去”保驾护航。一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经济事务,理想的政府不仅是跨国企业全球拓展的坚强政治后盾,而且还应该是它们热情的推销员、最强有力的辩护律师。因此,中国政府各部门这种历来重管理、轻服务,既充当“裁判员”、又担任“运动员”的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都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自身保护能力

一要善于化解产生摩擦的成因。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应对竞争对手情况、对出口国的市场状况做深入了解,积极搜集市场信息、了解相关产品市场动态,并遵守当地的市场规则、法律和民俗等,只有知彼知已,才能消除引发贸易摩擦的成因。同时,企业还注意产品种类多元化和出口渠道多元化,保持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均衡发展。二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经济的发展已充分证明,靠廉价劳动力、靠卖原材料、靠仿造、靠为外国品牌“组装”,永远都成不了“大气候”,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必定受制于人。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多拿“专利”,有自己说了算的“标准”,才能真正打造民族品牌。三要积极联合应诉。实践证明,在遭遇贸易摩擦时,惟一能够拯救我们自己的就是要勇于面对,企业只有联合起来奋起应诉,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就是惨败。

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和规范职能

一是改变政府“办”协会的局面,将协会的生存与各会员的利益紧密相联。二是履行协助、协调职能,必要时可代表国内企业应诉。在我国出口产品遭受贸易摩擦时,行业协会要及时组织有关企业召开应诉会议,协调立场,沟通信息,制订应诉计划,研究应诉对策,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以取得支持。必要时,行业协会可代表企业直接参加应诉,尤其在“市场经济地位”、“单独税率”等方面,要努力为国内应诉企业争取公正待遇。三是在本行业内企业遭受贸易摩擦时,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纠纷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四是建立良好的对外关系。这样,一旦我国产品遭到国外指控,行业协会就可利用平时建立起来的互信关系游说对方,进而争取进口国商、经销商、用户和消费者组织,利用经济利益的分歧,瓦解贸易摩擦发起国内部的阵线,尽量避免被,或把因被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资料:

1.方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0)

2.吴勒堂.构建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商业时代,2004(11)

3.赵维全,陈培.如何对待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北方经贸,2004(2)

上一篇:基于多维视角重构企业变革框架 下一篇:百货业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