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唱读之我见

时间:2022-07-07 09:56:45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朗读是一件既有意义而又愉快的事情,在教学中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尤其是在讲求积累、感悟的语文教学阶段,更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对学生来说,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能看出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同时朗读能力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那么,一成不变、一个腔调的唱读一定会给正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形成一定的阻碍。但唱读依旧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存在,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唱读在同一学校的低年级的出现高于中高年级。这主要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辨析能力也就越弱,面对一个个音节和方块汉字,无法很快的作出判断和肯定,只能靠拉长音来把一个个的音节连起接成句。因此,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这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前班时已按“唱读”的模式学会了许多儿歌.对于任何一篇课文,老师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自动地按照他们心中的儿歌模式拖腔拉调地“唱”,因此,“唱读”是培养良好诵读习惯的最大敌人。

我在改善学生“唱读”现象时,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的。

一、教师范读,让学生感悟语气和停顿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怎么读,学生就怎么模仿。儿童接受字的读音,主要靠机械的记忆。因此,教师的范读是朗读训练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拼音教学中从教学字母开始。读字母要正确发音,长短适当,音量适中,切忌喊读;要改四拍呼为两拍或一拍呼。如改“a---”为“a-”或“a”。拼读字音,可借鉴学习外语单词的读法,尽可能看着拼音直呼其字音――即改两拼、三拼为直呼。其次,改变领读方式。为了便于理解、记忆和应用生字,不少教师较习惯这样领读:“月――月亮的月――”,“灯――电灯的灯――”。学生跟读时,往往把生字的读音拉长,久之,就容易养成唱读习惯。对此,可改用下面的方式领读:“月,月亮”,“灯,电灯”。这样干净利索,直截了当。至于课文领读,更应注意标准示范,切忌一味顾及学生跟不上读不齐而有意把读音拉长。再次,读准带某些声母的字词。现代汉语中,带翘舌音和鼻辅音的字词发音时,或舌尖卷起,或鼻腔出气,要把声音拉长比较困难,因此,如果学生能读好这类词,就能在一定的语音范围内抑制唱读现象。翘舌音是指zh、ch、sh、r的发音。鼻辅音字词为数不少,且使用频率很高,如拿手、那么、内容、知识等等。

二、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很自然地避免唱读,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可以告诉学生:老夫的话要缓慢、沉稳些,老太太的话要快些,嗓音尖细,凶声凶气;小金鱼很和蔼,话说得温柔动听。再如《你们想错了》一课中,“快把大洋拿出来,不然我就炸死你”,要读出凶狠语气;“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要读得义正词严,坚定有力。有了对这多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会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

三、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了课文角色,同学们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四、运用多种朗读形式

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尽量减少齐读。因为齐读容易限制孩子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唱读”最容易在齐读中表现出来,只要有一个孩子大声“唱”,就会影响到其它孩子。所以,可以尽量减少齐读,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体会到的感情。

五、在课内外都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

要想成功改善唱读现象,首先需要训练时间的保障。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借助阅读教学安排一定时间的朗读训练,并跟读一些重点、难点的语句,逐步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朗读。在课堂之外,村级小学的学生朗读时极易产生唱读,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并改善。为了更加科学地改善唱读,教师可以运用好、中、差有机结合的办法,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相互改善,从而共同提升朗读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时常组织一些课外朗读的小组活动,加强培养村级小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可以开展一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和朗读汇报会等。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思索与实践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训练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