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变化及发展战略分析

时间:2022-07-07 03:22:15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变化及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经过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出新的格局。目前正值中国证券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通过分析当前中国证券业的竞争格局,在新经济形势下认识局势掌控方向,提供符合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证券公司;专业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64-02

中国目前有规模不等的证券公司106家,经过近几年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金融政策发展环境的影响,就21世纪初而言,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展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竞争格局变化

1.中小券商逐渐转型,市场份额上升。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近数据表明,佣金战和服务战使得中小券商在2009年继续蚕食大型券商的经纪业务“地盘”:排名行业前十的券商总份额同比下降1.17%,少数券商市场份额下降幅度超过10%。

在提升服务的行业共识基础上,部分中小券商抓住行业转型契机,获得了自身发展空间。自2008年开始的激烈佣金战让部分中小券商抢得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让部分大型券商品因服务相对滞后等原因份额遭到蚕食。

虽然十大券商在行业中占比仍在四成以上,但较2008年的42.69%下降了1.17%,相比2007年的43.46%更是下降近两个百分点。其中,前十大券商中仅国信、招商和中信建投三家份额较2008年小幅上升,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更有四家券商的份额下降幅度超过5%,最高降幅高达10.33%。

2009年排名第十一位至二十位的中型券商,这部分券商2009年经纪业务份额共计19.64%,比2008年增长0.72%。行业前二十一名至五十名券商在2009年的市场份额共计增加0.55%,市场总份额从2008年的25.35%增至2009年25.9%,其中增长最快的财通证券增幅达22.06%。

2.证券公司营业部网点数量大幅增加。从2005年的2 0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3 000多家。目前上海有近500家,深圳有300家,北京则从2005年的9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200家,增加一倍多。目前券商服务部改为营业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2008年6月6日,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的规定》,赋予了合格券商自主决定业务结构的权力。合规券商通过新设合理的网点,收购其他证券营业部将能不断改变市场份额,经纪业务主动性大大增强。目前106家证券公司共计有营业部3 059家,拥有营业部数量最多的是中信证券,其市场份额和营业部数量均排名第一,主要原因是之前收购中信建投、中信金通和中信万通证券实现的。

与此同时,在各券商营业部集中的区域,券商间为抢占市场,大打佣金战,券商佣金率在2010年上半年遭遇快速下滑,经纪业务这一券商传统支柱业务同时遭遇极大挑战。据已披露的2010年最新中报显示,预计上市券商2010年上半年实现佣金净收入148亿元,同比下降21%。

二、证券公司竞争趋势分析

1.从单一竞争到差异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证券公司实行差异化的外部条件正逐步改善。各证券公司越来越重视特色经营,并积极探索实现差异化的途径。例如,招商证券推出了“智远理财”服务系列产品,长城证券推出“财富长城”证券账户及其六个产品。广发证券建立起了五大客户服务体系,包括VIP客户服务体系、金管家投资顾问服务体系、核心客户服务系统、E对一服务系统和E对一短信定制系统等。各大券商在投行业务方面也在尝试进行行业定位,有的券商专揽大项目,而有些券商以承揽数量众多的小项目为特色。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随着市场创新步伐加快,各券商加大产品开发设计力度,力争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丰富的产品线,与其他券商及银行、基金公司等展开竞争。

随着差异化竞争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证券行业竞争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券商业务创新,根据差异化竞争的要求,券商将加大创新力度,力争以形形的创新赢得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二是市场细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三是逐步形成券商经营特色和品牌。以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为代表的部分券商探索出一条“品牌产品模式”为主的新路子。

2.从无序到合规。近年来,随着证券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开展的综合治理、分类监管,证券公司强化了自身合规管理,证券经纪业务经营性风险得到较好的控制,整个证券经纪业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008年证券公司根据证监会的《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关账户规范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统一安排、分散实施,平稳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账户规范工作。着重处理和解决此前存在的“非实名账户”、“下挂账户”等历史遗留风险因素。经过此次清理,证券经纪业务的潜在风险大幅降低。

三、新形势下证券公司的发展战略

1.业务专业化,培养核心业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证券公司将有机会顺应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趋势,步入专业化、差异化的轨道,从而提升竞争力。外部资本市场大环境的逐步改善大势所趋,从而为证券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完善的制度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然而低水平大众化的业务,并不能支撑证券公司的长期盈利与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素质和实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增强风范管理能力,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争取全社会对证券公司专业化服务能力的认可和共识才是生存发展之道。

2.把握机遇,坚持技术创新。从这几年来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内互联网用户数量稳步增长,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快速提升为网上交易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特别是随着网络IT技术、手机3G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证券经纪业务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瓶颈。未来,手机证券不仅是投资者重要交易形式和信息获取渠道,也将成为券商多种业务的营销与服务的总平台。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银证转账、基金开户、基金申购与赎回、对账单查询等服务,并将成为券商主动式营销和拉近客户紧密度的重要通道。客户经理、客服人员、研究所分析师均可通过移动可视系统为客户解答问题,使券商服务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未来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时代,除了手机交易这一趋势之外,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有更多的技术可以被发掘被应用,作为券商要及时发现把握的时机,不断创新,从而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培养种子业务,更好地建立进入壁垒和技术垄断优势。

3.强化意识,服务创造效益。一直以来券商靠不断地更新通道服务来吸引客户,然后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通道的服务已经不能再作为券商之间竞争的主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今,券商佣金率下降幅度超过60%。通道价值的陨落促使券商考虑以全面的个性化的服务争取客户,尤其是中小型券商,只有通过业务转型提升全面服务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5年国信证券率先在业内成立了“金色阳光证券账户”,对客户需求进行了细分,并提供相应投资服务,收费则采用佣金与服务内容挂钩。凭借着金色阳光服务产品,国信实现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佣金收入。随后,招商证券的“智远理财服务平台”、广发证券的“金管家”、华泰证券的“紫金理财”、光大证券的“金阳光”、国泰君安的“君弘俱乐部”、德邦证券的“财富玖功”等经纪业务服务品牌也应运而生,极大地提升了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一改过去靠提供交易通道服务的盈利模式。

4.完善布局,增强区域优势。虽然市场上营业部的数量呈现大幅的增加,但是各营业部在区域分布上不均,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营业部最为密集。其中,营业部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上海,拥有的营业部数量占全部营业部总和的30.5%。

全国106家证券公司,大部分属于北京上海深圳,其营业部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各省市的发达地区,证券营业部相对饱和地区增加。因此,证券公司在新设营业部时要考虑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在网点空缺或不足但经济发展具有潜力的地区新设营业部,以完善布局,增强公司在区域优势和抢占市场,同时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总之,单一的依靠佣金战和盲目增加营业部抢占市场的方式已经不能够使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具有持久的生存能力,就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培养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通过特色业务,全面服务实现公司的差异化。在横向发展方面,抢占潜在的市场建立进入壁垒。未来的竞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充满机遇的,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中国证券市场将逐步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万勇.中国证券经纪业务大转型[N].证券时报,2009-12-14.

[2]杜卫华.证券公司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陈中阳.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李多.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5).

[5]张华东.专业化是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N].上海证券报,2010-05.[责任编辑 陈丹丹]

上一篇:在服务中小企业中扬帆远航 下一篇:鲁南经济带发展物流金融SWOT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