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舞蹈课程互动式项目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7-07 02:06:50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互动式项目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是一项将实践与技能结合为一体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技巧性和实践性。高职院校采用了互动式项目教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了解来对学生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舞蹈教育 现状 问题 互动式教学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107-02

一、 舞蹈课程在高职院校的作用

(一) 舞蹈能够塑造个人气质,提高身体素质

气质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待人接物以及个人谈吐各方面表现的总和。在舞蹈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课程训练后,许多驼背、含胸等不良习惯都得到改善,学生在长期的舞蹈训练中不仅使个人形体变得更加有美感,而且还更加乐观自信。这些对他们以后的待人接物都有好的帮助,提升其综合素质。舞蹈训练对肢体的力量和耐力都有很大的要求,对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都有很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帮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 舞蹈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艺术有着培养人的优良品德和高尚品质的强大感染力,保持人们乐观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古人对舞蹈有精准的解释:“教之以舞,可以精调血气而收束其筋骸,调畅精神而养其心术,是以血气平和,耳聪目明,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形象地讲述了舞蹈对人心理健康和提高审美意识的作用。据调查,参加舞蹈课程训练的学生心理素质明显要比没有参加舞蹈训练的学生要好,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和抗抑郁方面,由此可以看出舞蹈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三)舞蹈能磨炼意志,增强团队精神

舞蹈的基础训练往往是十分单调枯燥的。对于一些没有舞蹈功底的学生来说,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基本是在不断的挑战身体极限中磨炼了超强的毅力。舞蹈是一项整体的艺术,对队形动作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锻炼学生的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最终达到整齐和谐的效果。这种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二、高职院校的舞蹈课程教育现状

(一) 师资力量较薄弱

舞蹈是一门需要言传身教的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 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缺少老师,许多学校都设置了艺术教育中心,但很多舞蹈老师都是一些校内有舞蹈专长的,或者是从外校请来的临时老师。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缺少舞蹈老师的现象。

(二) 教学方式陈旧

舞蹈是一门艺术类的学科,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但现在主要是靠口头传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太过老套。高校的舞蹈教学都是主要依靠教师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学生的实践机会,学生舞台的实践机会和排练也很少,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发挥舞蹈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

(三)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少数接受过舞蹈训练,还有大部分没有任何舞蹈基础,没有受过任何舞蹈基本功的专业训练,仅仅是因为兴趣爱好选择学习舞蹈。这些状况都导致学生个人素质上的差异。然而舞蹈的课程无法做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以大课为主,课堂人数较多,基本上没有对个人进行辅导的机会。

(四)缺乏学习积极性

在对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教学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未在少儿最佳的舞蹈训练时期接受系统的舞蹈训练。高职学生已经进入了成人阶段,身体发育已经成型,而对于舞蹈所要求的柔韧性可塑性已经不大,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就显得很困难。有些学生即便反复地练习也无法掌握,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感到厌倦,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不利于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互动式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 制定好舞蹈教学目标

舞蹈的教学内容通常有很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显然很困难,怎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知识,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是现在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制定好具体的舞蹈教学目标,发挥目标在课堂中的导向作用,也让学生能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起来更有目的性,对每节课的内容都能理解并掌握。

(一)合理安排舞蹈教学内容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课程的教学,更是一项艺术类的教学。所以教师在舞蹈内容上应该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感彩,让学生的舞蹈动作越来越形象,这样可以减少舞蹈训练的枯燥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实施互动式教学

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舞蹈知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工显得很重要,特别是教师的指导和启发,毕竟教师拥有专业的舞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就需要加强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及时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舞蹈知识与经验提供平台。

(三) 适当的调整课堂的节奏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应该适当地改变一下课堂节奏。这种课堂节奏的改变并不是教师随意性地改变,而是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课堂节奏的调整强调的是对实践客观的评价,然后通过合理地调整更好地取得教书育人的效果。

四、 互动式项目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注重教学的指导策略

1.把握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教材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以让自己先掌握教材的设计内容和理念,保证自己可以将教学的目标和教材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增强互动式项目教学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舞蹈欣赏和舞蹈编排等各种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记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实践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偏向成熟,内心情感十分丰富,但在舞蹈的训练中却显得很空洞,只会机械地模仿而没有通过动作去流露内心的情感,舞蹈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熟练的舞蹈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实践,舞蹈动作才能更加美化和情感化,显得不呆板而具有美感。

3.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舞蹈水平

传统的灌入式舞蹈教学模式有着重视课堂学习而轻视实践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舞蹈的基本功练习对于青春活泼的高职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单调的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游戏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择舞蹈音乐也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去选择。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蹈水平。

(二) 注重和谐的师生关系

1.建立和谐的舞蹈情感

将舞蹈赋予生命力,让舞蹈更加有感染力,以情动人是舞蹈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舞蹈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和兴趣的心理交流。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来构建。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常与学生沟通、聊天、关心学生。还要发挥舞蹈的直观情感优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舞蹈技能的形成。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出于平等的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都是民主的,相处的氛围也是和谐的,教师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每一个舞蹈老师都应该转变观念,聆听学生们的意见与心声,从舞蹈指挥者的身份变为参与者身份,与学生相互合作。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玉梅.论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2).

[2] 刘江晖.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策略研究[J].剑南文学,2010,(7).

[3] 宋晓敏.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4] 珊丹.谈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特点及发展策略[J].沙棘(科教纵横),2010,(10).

[5] 程家跃.多元化教学手段在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圈,2007,(7).

上一篇:对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