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7-07 02:02:2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思考

摘 要: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使课堂练习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61-01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设计,研究课堂练习形式,讲求课堂练习设计艺术。不同类型的课有着不同的练习设计要求,下面我将针对新授课课堂练习的设计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理解与体会。

一、练习设计要有典型性和生活化

既要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要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

案例: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各种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源于生活。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

二、设计的练习要有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在学习了《0的认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只小猫钓了3条鱼,但在回家的路上它的袋子破了,小猫却一点都不知道。小朋友,你认为小猫到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课堂顿时沸沸扬扬,学生思维异常活跃,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 生1:我认为会掉一条剩2条,因为它家离河近。我还会列式:3-1=2 生2:我认为会掉两条小的,剩一条大的。3-2=1 生3:我认为会全部掉了,剩下0条。3-3=0 生4:我也认为还剩3条死鱼,因为水漏干了,鱼就死了??3-0=3

其实,学生能说出这些,说明孩子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了,已经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了。

三、按学习内容设计练习

学习内容的类型不同,练习设计有其不同的要求。概念学习的练习应着眼于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法则学习的练习应着眼于理解法则、掌握操作的过程;应用题的练习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比如:应用题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例如:在学习“玩具厂计划生产10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4天,每天生产210件,还要生产多少件才能完成计划?”这道应用题时,除了模仿练习外,还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自行车厂要装配6OO辆自行车,已经装配了9天,平均每天装配72辆,自行车厂完成装配情况如何?使学生懂得要判断装配情况如何,就要用实际的装配产量与计划装配的产量进行比较。实际产量-计划产量=超过产量,计划产量-实际产量=还要生产的数量。从而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正确思考方法。

另一方面要防止解题方法模式化,防止思维定势。如为纠正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中“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倾向。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小华有9张邮票,比小强多3张,小强有多少张邮票?小华有9张邮票,比小强少3张,小强有多少张邮票?从而使学生懂得审题的重要性,改变学生育目机械模仿的不良习惯。

四、按学习的反馈设计练习

新授课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有效地调控,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1、形成性练习

为了促使新知识与学生认识结构中已有前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应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新知识的形成练习。如: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应帮助学生认识面积、面积单位和长方形的面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应用具体感知,经概括表象,到规则抽象。下面的练习设计可看到学生的知识是怎样在有意义的学习材料的操作和练习过程形成的。(1)具体感知(学生动手操作)。 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②用12个(或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摆成一个长方形,说出它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2)概括表象。 ①口答:一个长方形长里正好摆5个1平方厘米,宽里正好摆3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 ②再现在现平面图形要求学生说出下图的面积各是多少?(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3)规则抽象。在上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测量,说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并说出测量的方法,从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巩固性练习

为了及时有效的巩固所学新知识,应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设计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

例如,学习小数乘法时,可以针对其重难点设计下面题目。(1)说出下列各算式来有几位小数? 4×0.3( ) 6.5×0.03( ) 43.3×4.l( );(2)在下面算式的积里点上小数点。 12.6×2.3=2898 ;1.26×2.3=2898; 1.26×0.23=2898 ;(3)l.21×26=( ) 0.121×2.6=( )12.1×2.6=( )在局部的专项练习或独立的模仿练习基础上,再根据新知识的特点适当进行一些变式练习和对比练习。

3、一题多解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例如,学习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可出示应用题:“一根长64米的铁丝,剪去总长的5/8做了20个周长相等的方框架,余下的还可以做同样的方框架多少个?”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

总之,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使课堂练习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上一篇: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物理高考复习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