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07 12:13:02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都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改革与重新构建。因此构建新课堂,创立新课堂文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的关键。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奥妙,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从而享受音乐。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手段;音乐鉴赏力

谈到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不可避免地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高考制度。在繁重的课务下,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于处在这个环境下的学生来说,音乐无疑是紧张生活的调味剂,但是现在的高中教育中音乐仍然处于弱势。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体验音乐成为了音乐教育者要深思的问题。高中教育者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有强烈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对知识渴求也非常急迫的学生。但是从往年的教学经验中却发现,学生普遍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教学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学手段应该如何改善。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如何突破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下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有显著效果。

一、师生互动,增加学生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生这一群体对事物的认识虽然有了一定的见解,但是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对于新鲜事物有着盲目的崇拜。进入高中,学生们往往呈现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枷锁,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教师应该走下讲台,与学生走在一起,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与音乐亲密接触。

例如鼓乐对于学生来说似熟非熟,学生对于它的了解可能只停留在鼓的形状和基本敲打鼓皮的声音,对中国鼓的内涵并不了解。教科书的曲子虽然经典,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照搬书上内容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课堂沉闷的状况。要让学生感兴趣,只有让他们参与到其中。课前,我利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而歌》作为导入,那铿锵有力的鼓声,整齐划一的动作,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正沉浸在震撼的鼓乐中时介绍鼓的种类,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用实物的展示来抓住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乐器,并且可以尝试演奏。

正式教学之前,让学生自我发挥、创作,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这样的讲授就不是硬性输入,而是学生在对乐器产生兴趣时自主地接受,然后再来讲解鼓的相关知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品创作时分组进行,强调合作,因为只有在合作中学生才可以不自觉地发现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为达到共同目标努力。在每个组完成后按照每组的实际情况,以鼓励的口吻进行讲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习。这样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认识了鼓,学习了鼓乐,自己也尝试演奏,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添砖加瓦。

二、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应用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视觉听觉相结合,更直接地感受音乐。这种教学的优势是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积极地调动起来,使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例如在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再也不用乏味地读有关资料,而是能够更贴近地把握所要传递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上课,可以使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们在欣赏着教师做的精美课件的同时,也更容易投入到各项音乐活动中。例如上《非洲歌舞音乐》这堂课的时候,学生对于非洲非常好奇,在他们的印象当中非洲就等于神秘。学生有太多的疑问和好奇。在教学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开始上课时,背景播放动画片《狮子王》的主题音乐,配上大量精美的非洲风景、人物、活动、乐器、舞蹈等图片,使学生在听的同时,在视觉上走向非洲。然后进入课本内容的欣赏,学生参与活动,在节奏练习中,将节奏型课件展出,反复播放,让学生更快地接受,并且可以表演。拓展时介绍非洲舞蹈,观看当地的本土舞蹈,在舞蹈中学生对于非洲进一步了解。最后展示非洲现在的音乐舞蹈,了解它的音乐舞蹈的发展,这一连串的数字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了非洲文化,使学生真正走进非洲。

然而在此不得不强调,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现代化的教学中只是起了一个辅助的作用。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一味依赖多媒体技术,因为再好的课件也需要教师的主导,将内容串联起来,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发挥课堂的实际作用。过于追求多媒体的效果,滥用媒体素材、过多地添加动画效果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抓住重点,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与其他科目相结合、渗透

在课改的大前提下,高中音乐鉴赏的课本也在不断完善,翻开书本你会发现,内容非常丰富,客观地说也非常难。对于被流行音乐影响的这一代,学习这些离他们生活圈子比较远的知识就更难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走出去,拓展思维。比如在上《文人情致》这堂课的时候,一开始就被难住了,古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平时在生活中就很少看见这种乐器的出现,甚至在电视节目中,往往背景中放的是古琴音乐,可是屏幕上却显示的是古筝在演奏,这样就误导了学生,使学生对于古琴更陌生。“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故事在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语文课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勾起学生对古琴这种乐器的兴趣,从而开展教学。又比如在上《拉丁美洲音乐》这堂课时,学生可能只对其中的探戈稍微有点印象,那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们便可以运用地理的知识,用拉丁美洲的地图从地域上了解拉美音乐的发展,还可以运用历史里学习到的关于拉美的发展知识来丰富对音乐的了解。又如一些音乐的流派与美术的流派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介绍这类音乐时,让其与美术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些做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其他知识。

音乐教学环境的不理想,导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方向。课改以后的教材,较多的是学生活动,对于高中教学更倾向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处于刚刚萌芽发育的阶段,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个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现在的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是照单全收,只要带上“流行”两个字就都是好东西,所以也就出现了“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介绍给他们活泼健康、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教会他们如何区分良莠,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流行音乐中也不乏精品,否则它也不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去引导。同时应该注意,音乐课流行音乐不应过度欣赏,否则学生一上课便只想听歌,而不再想接受知识。教师可以用流行音乐与古典、民族作品相对比,了解作品之间的区别,拓展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高中音乐鉴赏主要是对音乐的审美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结合现行教材对学生进行以欣赏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拓宽音乐视野。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史宁中,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4]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5]王安国.音乐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上一篇:冷冷的雨,寂寂的魂 下一篇:高中历史作业布置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