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监理

时间:2022-07-06 05:32:59

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监理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向体量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超长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或体形不规则结构不断出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要求的建筑物,要求结构不留变形缝,常采用施工后浇缝(即后浇带)来取代它,对长度较长、面积较大带地下室的高层板式楼宇等建筑物,以及独立的地下建筑物都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了沉降或伸缩后浇带。笔者结合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对后浇带进行浅要分析,对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叙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 后浇带 质量控制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建筑,总建筑面积76800m3,地下三层,地上28 层,地上一至三层为大底盘裙楼,裙楼以上分为四座塔楼,地下室东西向总长度118m,南北向宽36.56m。建筑高度最高处90.30m,地下负三层为设备层,并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地下负一、二层均为小车库。地下室三层各层均设有一道后浇带,各层后浇带均分别贯通各层楼板与墙体。

一 后浇带施工的事前控制

1.1做好施工技术人员内部学习和技术交底工作。

熟读施工图,理解设计意图、设计要求,清楚后浇带的配筋(如图1、图2)、后浇混凝土强度要求,明确后浇带设置位置、接缝形式,防水设置及构造、施工时间等,明确在后浇带旁站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2 通过设计技术交底消除设计和施工相关疑问。

在设计技术交底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就采用后浇带存在疑问与设计单位进行探讨,以期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施工后浇带接缝形式、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接缝收口形式、钢筋处理方式、地下室底板、墙板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同时需设计明确后浇带宽度、间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问题。

1.3 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中采用的后浇带施工工艺编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且安全有效;施工材料应合理采用;施工程序应合理;后浇带施工防渗漏措施应科学合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接缝收口形式应明确;后浇带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可行等。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3.3 条和7.4.6 条相关规定,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方法也各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由于后浇带较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故施工技术方案应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后浇带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处理方法等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查批准后,应严格执行。

1.4 审查后浇带工程使用材料。

监理应重点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中掺加微膨胀剂UEA的含量、其他外加剂掺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选择的后浇带施工工艺采用的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止水带(条)和接缝密封材料,均应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抽样试验报告,全部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二 后浇带施工的事中控制

后浇带的事中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质量事故,为此,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定的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并且对下列重点部位作重点监控

2.1 模板施工及支顶的监控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处梁、板构件在设计时是按照连续或简支(或框架)梁、板进行受力计算的,一旦我们拆除了模板支撑,后浇带两侧梁、板的受力就成了悬挑构件受力状态,施工中必须根据后浇带的宽度设置单独的适当宽度的模板及支顶(梁底模留有垃圾清除口),楼板拆模板时不能拆除该部分模板,在施工中,加强对拆模的监控,防止不当的施工操作对后浇带支顶的影响。

2.2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灌时间的监控

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本项目的后浇带有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要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选用合适的水泥、水灰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一般应控制后浇带所在楼板施工后45 天进行。沉降后浇带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浇注,裙楼与塔楼之间的后浇带在建筑物主体完工后一个月后再浇注。

2.3 后浇带接缝监控

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本工程施工时采用用堵头板,在堵头板上装凸条。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先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要求不少于24 小时)。后浇带浇注时,先在接触面涂刷水泥净浆,随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本项目的地下室后浇带底部及墙体后浇带外设置了止水带。

2.4 后浇带的防护

后浇带在浇注主体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染,保证钢筋不被踩踏。后浇带浇混凝土前,要求施工单位对钢筋进行整理,按设计要求的加强筋规格、直径、间距,绑扎好加强筋,验收合格,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5 后浇带钢筋保护

由于后浇带施工一般在已浇筑主体混凝土收缩变形大部分完成,沉降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有主、裙房的工程通常要在主体结构封顶和裙房均完成30d 以后才能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较长,后浇带处梁、板钢筋,特别是板钢筋较易生锈,从而影响其受力性能,因此要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本工程采用了涂抹3mm 厚素水泥浆包裹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防锈效果。

2.6 后浇带混凝土浇注

后浇带混凝土一般采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加入相应的微膨胀剂,但必须注意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提高一级。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求施工单位先在接槎处刷一层素水泥浆后,再铺设10~15mm 厚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并采取随机抽样复试混凝土,确认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然后再按施工配合比要求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顺序是从后浇带边缘开始,浇注时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采用机械振捣,振动棒不准直接靠缝边振动,并按规定留置标养和同条件养护试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实测,严格控制在规范坍落度范围内。

2.7 旁站监理

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全过程实施旁站监理,认真做好记录。在浇筑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人负责专业班组施工,严格按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由于搅拌站离市区较远,加上途中容易堵车,要求搅拌站派人进驻现场,随时监控混凝土质量,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三 后浇带施工的事后控制

3.1 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麻袋覆盖混凝土表面,并进行保湿养护,不得在其上踩踏。由于本工程后浇带浇注时间是夏季,所以在养护期间加强了检查和督促,确保在养护期的14d 中使后浇带都处于良好的保湿养护状态。

3.2 拆模时间控制

后浇带的拆模,要求施工单位事先办理申报手续,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及时检查有无裂缝等质量缺陷。

3.3 蓄水试验

在距离后浇带两边边缘10cm 处用水泥砂浆做围堰,做24h 蓄水试验,检查有无渗漏水现象,如发现渗漏现象,则必须进行处理。

结束语:混凝土后浇带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浇带施工前必须制订合理、可靠的施工技术措施;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措施的要求进行;后浇带施工结束后,施工记录及内业资料应完备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下一篇:浅谈工程结算造价审核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