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充分彰显普通话的“四美”

时间:2022-07-06 11:52:01

语文教学要充分彰显普通话的“四美”

儿童少年时期是语言学习和形成的最佳时期,中小学是少年儿童集中学习的场所,也是教育工作者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彰显普通话的“四美”。

一.语音上的谐音美。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必须运用普通话,不管讲述还是朗读,都要吐字清晰,韵律和谐,抑扬顿挫,并能根据课文内容,有效地调节课堂语言,体现不同的音调、音量和情感色彩,使之音色优美、圆润和谐,娓娓动听,富有美感,使学生觉得有趣味,不平平淡淡、枯燥无味,让听者昏昏欲睡,或南腔北调让人听不懂。

二.语言上的规范美。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合乎语法语音的规范。如果语言混乱,不合语法,语病百出,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特别是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具有示范性,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会模仿。教师切忌使用南腔北调、方言,或怪声怪气的语调上课,特别是领读和范读课文。

三.语速上的节奏美。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语速要有快有慢,不能总是一种速度,同一水平。必须是应快的时候快,应慢的时候慢。同时音调也要有高有底,吐字有疏有密,在快、慢、起、伏变化之中,体现出有力的节奏,明显的跳跃,产生一种旋律美,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影响。

四.语气上的趣味美。课堂教学的语言,语音谐美,语言规范,语速适当,这些运用恰到好处,便能很好的驾驭课堂。而语气上的趣味性,更能多次的创设悬念,牵动人心,让学生豁然开朗。教师讲课时要用不同语气。就是课文中,也有大量不同语气的句子(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这些全都靠运用不同的语气来讲解或诵读。同时有好些标点符号,写出来,各有不同的形式,若读出来,也就相应的有不同的语气。讲课时,运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语气,既可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学会普通话,又可帮助学生很快掌握标点符号知识,一举多得。更能使学生觉得用普通话读课文富有情趣,听起来也能使人精神焕发,引人入胜。

总之,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能说、会说、巧说一口语音清晰、语调和谐、语速适当、语法规范的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自己的课堂教学尽量生动、有趣、形象,要充分彰显出普通话的“四美”。

上一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如何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