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时间:2022-07-06 09:17:38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在移动智能终端、平板电脑、消费类电子,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等市场需求的推动下,201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依旧保持着显著回暖的发展态势。在此带动下,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继续稳定增长。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逐步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设立,产业政策和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建设需求迫切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201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市场增速不断回升的影响,2014年世界半导体产业保持者稳定增长的趋势。移动智能终端、平板电脑、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信息安全等产业的不断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2444.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成长10%,其中第三季度以870亿美元销售额创下历史单季度最高纪录,同比增长9%,增速为5.7%。受惠于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回稳,4G技术渗透率提升,预计201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规模将达3255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展望2015年,随着苹果公司新款移动智能终端iPhone6、iPadAir2以及可穿戴设备Applewatch等产品的陆续上市,将进一步增强对移动处理器、存储器、指纹识别等芯片市场的需求刺激。同时,芯片产业发展现阶段以呈现出逐步由移动智能终端向智能家居和汽车电子等领域深入发展的趋势,受物联网新应用对各种传感器及低功耗、小尺寸芯片的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业绩将持续向上攀升,销售规模有望达到3500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7.5%。

但是,随着半导体工艺尺寸逐步逼近硅工艺物理极限,摩尔定律的重要性正逐步减弱。2015年,半导体产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先进制程不断攀升的成本投入,并可能长期影响整体产业的成长动能。因此,2015年虽然预计仍会有规模的成长,但如何能增加研发动能,以较低成本突破关键技术节点,将是2015年半导体产业最大的重点。

我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在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增长大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4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销售额2125.9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全球同期增长水平7.2个百分点,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设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销售额为746.5亿元,同比增长30%;制造业销售额486.1亿元,同比增长7.9%;封装测试业销售额893.3亿元,同比增长13.2%。芯片设计业占全行业比重达35.1%,较2013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设计环节快速增长为我国下游芯片制造和封测环节带来更多订单,有效降低这两个环节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的产业发展风险。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预计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同比增长11.4%。

技术方面,IC设计业先进设计技术水平提升至16nm,2014年9月华为海思与台积电合作推出首款16nm FinFET 64手机位芯片。IC设计业的主流设计技术推进到40/28nm水平。IC制造业,2014年1月,中芯国际宣布可以向客户提供28nm多晶硅(Ploy SiON)和28nm高k介质金属栅极(HKMG)的多项目晶圆(MPW)代工服务,正式进入28nm工艺时代。部分关键装备和材料实现从无到有,部分被国内外生产线采用,离子注入机、刻蚀机、溅射靶材等进入8英寸或12英寸生产线。

展望2015年,在国家对信息安全建设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产业投资基金的逐步运作,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芯片需求有望持续释放,从而带动全行业规模进一步增长。只要保持2014年目前平稳快速的增长趋势,到2015年就可以完成《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制定的3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预计,我国IC设计业将成为销售规模超过1300亿元的第一大行业,芯片制造业销售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规模超过1200亿元。与此同时,集成电路产业的主流技术将推进到28/20nm,先进技术将导入到16nm领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为迎接“十三五”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跨国合作频繁,中国资本开启海外并购

我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50%左右,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巨头鏖战的主战场。

越来越多的海外巨头谋求与国内企业合作。2014年7月,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部分骁龙处理器代工订单交由中芯国际代工,高通表示将携手中芯国际,将28nm技术应用于骁龙处理器,借此利用市场换技术、市场换订单的机会,有望成为长电科技等国内相关公司的成长动力。9月,全球芯片龙头企业英特尔公司向紫光集团注资90亿元,并达成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在中国和全球市场扩展英特尔架构移动设备的产品和应用。在加深与海外巨头合作的同时,国内的龙头企业也逐步开启了海外并购的步伐。2013年年末至2014年三季度期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共发生4宗海外并购,涉及金额超过50亿美元。

展望2015年,伴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落地以及我国半导体行业的不断内生发展,还将有更多的中国半导体企业开展相应海外的兼并收购。不断的“走出去,引进来”获得先进的技术、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包括技术人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长电科技正在酝酿收购球第四大半导体封测企业新加坡星科金朋,如果此次并购成功,长电科技未来将在CSP、WLCSP、SiP、3D TSV等先进封装技术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望进入全球封测行业第一阵营,营收规模甚至能超过全球第三大的矽品(SPIL)。

政策细则逐步实施,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向好

为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提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2014年6月,出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其内容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一脉相承,但增加了三个亮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三是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将采取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推动企业提升产能水平和实行兼并重组,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突破投资瓶颈,提供有力保障。

展望2015年,在《推进纲要》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地方的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将密集出台,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将成为首选,以协同配合国家基金的运作。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也需注意,密集的政策也容易导致执行者无所适从,难以充分理解和贯彻政策精神,同时也有可能导致政府对行业的过度干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作用。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制造业发展将面临诸多压力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格局,正逐渐由寡头垄断转变为寡头联盟,联盟之外的企业难以进入,而专利共享、技术共享也营造了各种小圈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想要凭一己之力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困难。2014年10月,IBM以负盈利15亿美元方式,将旗下的芯片制造业务出售给了芯片代工厂商格罗方德。同时,IBM未来五年将投入30亿美元研发基础半导体技术,研究成果同步转移给格罗方德,格罗方德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拥有最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晶片代工厂。从目前全球芯片代工格局来看,台积电一家独大,市场占有率接近50%。格罗方德、联电、三星属于第二梯队,分列第二到四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左右。格罗方德和IBM的此次交易,必将引起全球芯片代工竞争格局的变化。

未来,各家企业将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以确保自身的技术竞争优势。中芯国际目前营收全球排名第五,市场占有率5%左右,28nm的高端制程落后于国外两代。虽然产业投资基金已经明确指出将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制造业,但是从资金投入到真正实现产出效应,还需要一段较长的周期。因此,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将面临更大挑战。

4G设备加速替代过程仍面临专利隐患

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的缺失,仍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13年11月至今,国家发改委对美国高通公司垄断调查事件已持续了一年之久,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处罚阶段。处罚将会涉及罚金以及调整专利费等几个方面。其中罚金或将超过10亿美元,但这对于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的高通而言,影响相对较小。虽然调整专利授权费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高通的业绩,并可借此缓解我国手机芯片产业的发展压力。但是在4G技术方面,高通仍然具有强大的LTE技术优势,其专利总量远远超过3G。

2015年,随着国内4G设备对3G设备的加速替代,高通的众多LTE知识产权将陆续“变现”。届时,不但会对终端企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其相互嵌套的专利布局也极易使国内芯片企业陷入专利陷阱。因此,如果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能跟上世界高端脚步,单单依靠反垄断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那么,未来高端芯片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仍不会较大改善,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而言也不是长久之计。

产业投资基金的落实面临挑战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于2014年9月正式成立,下一步将面临基金如何投放使用的问题。一是如何在“发展产业”和“资本回报”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中找到折中。二是如何在“重点支持”和“兼顾多方”中做出抉择,如何在“有竞争力的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企业”中做出取舍。三是作为并购来说,国际上可并购的标的数量较少,而且相关国家和地区还对中国的收购加大限制,持抵制和反对态度,更加减少了并购标的的选择;并且产业投资基金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过于明显,导致相关收购标的的价格便“居高不下”,所以如何兼顾产业发展的时间点和收购的时间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四是国内相关领域具有可整合国际企业的本土企业管理团队非常少。

因此,在成功并购了国外企业之后,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如何通过并购使国内企业和产业通过消化吸收做大做强,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在补“全”还是补“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问题上,还是要从国内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根据相关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实施。

此外,千亿元的投资基金看似庞大,实际细算下来可能仍然有所不足。从目前来看,这1200亿元资金将分5年投入,因此每年相当于不过200多亿元,加之还要分配到产业链的几个环节之上使用。这个数字与国际IC巨头每年投入相比仍有差距。集成电路产业有大者恒大的特点,目前我国企业虽然经过多年追赶实力有所提高,但总体上是落后的,再想追赶先进水平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借力产业投资基金机遇,做大做强半导体制造业

一是加大投资,支持先进芯片生产线建设。伴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落地以及1200亿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成立,芯片制造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应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制造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一方面支持32/28nm芯片生产线建设,形成与芯片设计业相适应的规模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加快立体工艺开发,推动22/20nm、16/14nm芯片生产线建设。二是鼓励芯片制造与设计厂商结盟,缩短研发周期。未来处理器芯片陆续将实现本土化生产,扶植以芯片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上下游环节虚拟一体化模式,共同推进处理器产品的设计服务、光罩制作、芯片生产、测试、封装以及故障、问题分析等工作,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依托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开展联合技术创新和品牌推广,实现上下游良性互动。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竞争力。芯片制造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规模效应十分显著,因而要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做大产业规模。要鼓励芯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在知识产权、技术、设备、采购、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方面形成优势,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鼓励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做大做优做强骨干企业,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加强处理器芯片核心技术研发,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一是加强自主芯片技术的专利布局。在使用专利交叉授权的基础上,加强处理器芯片的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组织芯片知识产权核开发,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核库,提高知识产权产品的可复用性,加快产品研发。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市场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芯片技术的知识产权壁垒及自由操作领域,布局海外专利市场。二是建立芯片知识产权核标准。强化处理器芯片知识产权核测评与认证系统,根据国际上芯片知识产权核心标准的制定情况,建立与国内集成电路设计水平相适应,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标准体系,为国内企业知识产权和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提供证明,建设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完善芯片知识产权和保护体系。建设适合国内知识产权商业模式的交易体系和保护体系,对芯片技术成果采用专利权、商业秘密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进行多角度保护。建立国内处理器芯片知识产权联盟,加强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交互授权,建立企业共享的知识产权池,从而快速增强国内芯片知识产权实力。

进一步完善融资体系,创新资源利用方式

进一步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各项细则的实施,加强产业界与金融界的互动合作,在国家政策指导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基金的保值与回报,加强金融界、投资界人士对集成电路产业的理解,和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信心,继续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和资金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发投资基金,扩大基金规模,以应对集成电路产业日益增长的投资门槛。

在基金运作方面,要避免“一窝蜂”式投资,造成低水平投资和产能过剩。要善于结合我国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创新投融资体系,确保基金投入到效率高、自身造血能力强的项目中,从而快速有效地实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意图。

上一篇:友奥电器:精细化管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下一篇: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发展形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