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贸易企业的改革和升级

时间:2022-07-06 05:26:00

国有贸易企业的改革和升级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国有贸易企业在国内外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升级是国有贸易企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搞好国有贸易企业改革既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有贸易企业原有贸易的优劣势,探讨了如何发展传统贸易及如何进行国有贸易企业的改革和升级。

关键词:贸易企业;转型发展;改革升级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国有贸易企业搞好,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国有贸易企业不断发展进步,颇有成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国有贸易企业的改革和升级,分析原有贸易的优劣势,科学地组织生产活动,改革用人制度,发展传统贸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国有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二、原有贸易的优劣势

1.原有国有贸易的优势

中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包括:第一,填补市场存在的缺陷,促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到位、政府不能依靠其他行政手段达成的一般或特定社会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二是推动战略性民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三是作为实现公有制的一种方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控制的体现,能够体现公有制经济的决定力量。作为中国国有企业之一的贸易企业通过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2.原有国有贸易的劣势

国有贸易企业已经不再不可替代。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垄断行业之外,国有贸易企业不可替代的特性己经消失。换句话来说,排除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后,在许多市场能够产生替代企业的领域,国有贸易企业即使完完全全的退出市场,其他经济成分会快速填补这个空缺,但不会过大的影响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可以持续增长。这和90年代中期以前国有贸易企业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九十年代中期始,因为产品结构性问题、社会对消费品需求的要求提高和商贸流通业投资问题等缘由,形成了过剩的中国的商贸流通业设施。形成买方市场之后,国有商贸企业渐渐有了引导商品生产、满足社会消费的新职责。国有商贸企业既能促进实现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变,又能促进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变。

三、如何做好传统贸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国内整体投资环境更加开放,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不断加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国有贸易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转型发展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国有贸易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务必要进行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在转型中逐渐发展、在发展中逐渐转型,重新构造宏观环境的微观基础,实现国有贸易企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1.借鉴先进国家经验

传统国有贸易企业由于改制和转型的需要,需要一大批精通开放经济运作机制的经济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可以尝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采取办培训班、公开招募人才、建立培训中心等方式,建立开放经济人才培养基金,以加速培养跨国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加强与国际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

2.建立人才管理政策

获取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力留住优秀人才,制定稳定人才的政策,并与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相结合,对核心人才给予其丰厚的待遇或者满足其个性需求,为其做更好的定位,取得对方的认同,保证其未来发展,以获取其信任和支持,从而发挥自身最大效能,进而影响其他员工的认同感。对普通员工,可以根据人才资源整合计划,保障员工的福利待遇和未来平等的发展机会,增强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动力;另外,还要制定人力资源危机人员候补方案,使大规模人员跳槽或离职时,人员能够得到及时补充。

3.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地方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发达国家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是一个对技术改进和创造的过程。国有贸易企业就需要学习发达国家企业投资经验,并结合自己经验,做出自己的创新。因此,必须要重视培养国有贸易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通过自主创新人才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最终促进国有贸易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是自主研发的最终目的。要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分配奖励制度,建立国有贸易企业自主创新专业人才队伍,进而提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能力。

四、引进新的贸易形式,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1.改变企业产权制度

我们所说的制度创新指改变国有贸易企业的产权制度,并且在产权制度建立之后促进互相牵制的法人治理机构的建立,由此推动现代国有贸易企业的科学管理高效制度的建立,并且监督和科学管理企业。国有贸易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与方向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公司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也叫财产组织形式,制约并支配企业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综合,能够适应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因为改造企业制度建设与行业和规模相关,各自的行业和规模企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加以区分。国有特大型的国际贸易企业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公司体制,将国有资产作为运营主体。一定条件下,大型国有外贸企业可借鉴改制母子公司制度。中国中小型的国有贸易企业,要从所在城市和具体企业的情况出发,改革方向有:出售、股份合、联合作,用适宜的方式改革企业。研究国有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促进以国有资产为主多种资产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体制的发展。

2.要合理处理富余人员

以分离企业的经济性质为根据,要合理处理国有贸易企业的富余人员需要两种方法:一是解除劳动关系,二是变更劳动关系。在企业改革的实践中,通过“有偿解除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得以重塑,经常性地通过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转变国有贸易企业职工的身份,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和市场经济出发再次确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把契约关系建立在市场和法律的基础上,这既能够使国有贸易企业产生“减员增效”的效果,也能够解决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3.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技术、企业文化及品牌形象等无形资源,以及动力原材料、能源、设备、生产设施、组织资源、金融性资源等有形资源。原有的国有贸易企业的发展中,许多企业整合的重点放在了有形资源,例如贸易企业会重视资本的积累去发展各式的业务范围。经济管理理念不断发展,国有外贸企业看到了技术资源、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例如更多的国有贸易企业对自由外贸高级人才的培养的意识加深,独创特色品牌。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整合和创新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且能够两者兼顾,不能偏废这两个部分的资源的任何一方,能够统筹把握并顺应时展地利用资源。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才能把国有贸易企业搞好,是我们目前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认真研究比较,寻求最好的改革方案和结果。是我们搞好国有贸易企业的重要保证。改革关系整体,涉及诸多领域,需要科学决策、充分论证,把改革措施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使全体人民享受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双才,于增彪,刘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窦金美,著.国际经济合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南昌.国有贸易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2).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浅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