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时间:2022-07-06 03:24:02

老年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8-2812-01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的48例糖尿病并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8例2型糖尿病(符合1997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人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1~80岁,病程1~17年,其中合并糖尿病性肾病18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24例。低血糖反应定义:正在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和(或)中枢神经抑制症状,血糖低于2.8 mmol/L。

1.2 临床表现: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手足颤抖、饥饿感明显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兴奋32例,意识不清6例,四肢抽搐2例,偏瘫2例,6例病人无明显症状,由医护人员在监测血糖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诱因的40例,其中未按时进食16例,长期饮食不足2例,呼吸道感染7例,腹泻5例,误服过量降糖药5例,大量饮酒3例,运动过度2例,原因不明8例。血糖值0.8~2.8 mmol/L,平均2.2 mmol/L。

1.3 治疗及结果:病人卧床,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环境安静和空气流通。能进食者饮糖水或食糖类食物,不能进食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40~60 ml,必要时继续予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观察血糖变化。经抢救40例很快恢复,6例于1~2天后恢复正常,2例因基础病多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及时评估:护士应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低血糖反应识别能力,对糖尿病病人首次应用胰岛素、更换降糖药物、增加剂量时,应加强巡视,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密切注意有无心悸、出汗、头晕、震颤及四肢无力等低血糖表现。对症状不典型的病人要严格按时复查血糖,及时发现无警告症状的低血糖反应及低血糖昏迷,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

2.2 指导科学用药:告知各种降糖药物作用特点、服用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强调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药物及短效胰岛素者用药后进食的重要性和时间性。指导其了解降糖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嘱病人在服用治疗其他疾病药物时,先要咨询临床医生。

2.3 合理饮食指导:老年糖尿病病人应遵循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以达到下餐不感到饥饿感为宜,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每天4~6餐,护士详细了解病人的进食情况,指导病人了解用药量与饮食间的相互关系,当病人进食减少时应告诉医生,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合理摄入糖分,并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2.4 指导适当运动:运动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老年糖尿病病人运动时间的长短、强度及运动量,要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来决定,特别注意把握有效、安全的运动强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带来的危险,运动必须和饮食、药物治疗配合,当饮食量减少或口服降糖药增加时,运动量要相应减少,饭后l小时左右参加运动较为合适,因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2.5 培养自我监测能力:老年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用药随意性大,常过多相信自己的经验,因此,应强化病人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教育病人因时、因事合理调整用药量,要严防漏服和重复服用降糖药物,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指导病人病情稳定者每月监测1次血糖,病情不稳定者每周1次,及时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详细告知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低血糖的症状和应急处理方法,并嘱病人在住院期间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口服药物,出现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6 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需终身服药,应让病人充分了解低血糖的防治方法,鼓励病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治疗,同时尽可能减少导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收稿日期:2007-06-25

上一篇:1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下一篇:己酮可可碱的临床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