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赛“小砌将”的成长秘诀

时间:2022-07-05 09:31:26

世赛“小砌将”的成长秘诀

编者按:湖南省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学生邹彬于2015年8月中旬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砌筑项目的优胜奖,被誉为“世赛小砌匠”。邹彬所在的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在校长蒋必祥的带领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加强队伍建设,致力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和“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通过一系列“精耕细作、理实参半、因材施教、重视人才”等举措,该校实现了涅式转变。2006年,团中央授予该校“第六届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10年,该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湖南省直工委授予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最近,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成为了湖南省知名的中职学校。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上,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学生邹彬凭借扎实的功底与稳定的发挥,荣获该项目优胜奖。“小砌匠”邹彬之所以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培育人才、多年对学校品牌的打造密不可分。在校长蒋必祥的带领下,学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省重点技工院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这所培育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学校,有着怎样独到的“独家秘诀”呢?

“精耕细作”,打造湖南省中职第一质量与品牌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学生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与校长蒋必祥当初“精耕细作”重点发展特色专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原是中建五局子弟学校的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曾经经历过一段“灰色时光”。2003年12月,蒋必祥“临危受命”接任校长,他首先想到的是要重塑学校的品牌。“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自己的特长。”蒋必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建五局做了35年的建筑行业,搞建筑我们要有信心!”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在专业设置上,精心打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特色品牌,同时让中建五局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蒋必祥向企业反复灌输“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课程对接岗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蒋必祥坚持定位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敬业诚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行业施工一线专门岗位人才”。

准确的定位为学校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从2006年起,学校招生开始呈现火爆局面,招生工作连续6年出现“一席难求”的喜人局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家长、企业对学校的评价满意率为95%。2012年,蒋必祥校长荣获湖南省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尽管近几年长沙中职学校数量减少,但高水平的中职学校数量却在增多。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用世界技能大赛成绩证明了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两个特色专业的品牌实力。

理实并重,在实践中磨砺真英雄

一次偶然的比赛,改变了邹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他的获奖,与学校对大赛的重视密不可分。对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长沙建筑工程学校非常重视,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准备。

在比赛中磨砺学生的羽翼。学校为了培养人才,曾经在校内组织过多场的比赛。校长蒋必祥坦言:“作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职学校,土建类专业一直是本校的拳头专业,更是省级精品专业。自2009年以来,本校学生已连续5年代表湖南省参加部级大赛。”大洋洲技能大赛于2015年4月在新西兰汉密尔顿落下帷幕,邹彬代表中国参加砌筑项目比赛并将一块银牌收入囊中。

而学校所在的上级单位中建五局,也组织过多场比赛。中建五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谭立新认为,技能人才是建筑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技能人才的技艺水平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这些年,中建五局一直很注重培养技能人才,一方面,通过开展“超英杯”技能大赛,提高技能人才学习、竞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农民工夜校,分专业、板块免费培训农民工。

“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着眼未来,让技能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蒋必祥说,“在学校,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各占50%比重,让新一代砌筑技工有了创新的资本。”新一代砌筑技工长处体现在,只需要看图纸就心中有数,并深知来龙去脉;而老一辈的砌墙师傅砌墙是凭经验,而对一些特殊方法,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砌,但却能指点新人。校长蒋必祥欣慰地说:“新老人员的无缝对接,这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企业、工学结合,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借助技能大赛这个东风,逐步培育形成了‘技能大赛,点燃学生信心之火;技能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技能实践,铸就学生成才之路’的独特育人模式,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口碑,一直保持了省市建筑类中职学校‘排头兵’地位。”

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打造备赛套餐

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后,学校将原有的实训场地重新做了规划,并进行全方位改造,购置了训练用的专业设备和工具。同时,改造了集训选手的住宿及生活配套设施,为选手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蒋必祥介绍,为了保证集训出成果、创佳绩,学校经常模拟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标准、场景,在比赛过程中增设障碍,以提高邹彬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请专门的数学、识图老师在专业上指导邹彬,并加强他的文化课基础,提高邹彬的理解能力。

比赛前一个月,每天的训练枯燥无味,面对“对照图纸,拆了砌,砌了拆”这样反复的内容,教练和专家会时刻提醒邹彬,每天结束做好总结,睡前好好想想今天自己的不足,第二天及后面的训练怎么避免。

冲刺阶段强度大、难度高,特别是训练强度,一天十个小时一连十几二十几天没休息,邹彬还要克服高温天气的影响,基本能做到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冲刺阶段的训练也是扣细节,抓质量,要求做到完美。技术指导专家周果林为他制定了一个“完美作品”计划。“具体的表述就是实测实量零误差,主观感觉最漂亮。按照比赛对作品的主、客观要求,同时进行训练。”周果林介绍,他将砌筑训练与体能训练结合,为邹彬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他还总结了一套口诀,便于邹彬理解和记忆。

除此之外,在比赛的不同阶段,学校还为邹彬准备了不同的集训口诀。识图篇、放样篇、皮数杆、勾缝篇、抹灰篇,还有砌筑注意事项等等,每天都悬挂在实训室的墙上,以此来达到激励、警醒的作用。

采访最后,记者让蒋必祥校长用一句话概括长沙建筑工程学校走出困境、孕育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秘诀。“人是资本,人是长沙建校走出困境的关键因素,人是长沙建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蒋必祥如是说。“选择一个行业,专精一种能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是学校一直在恪守的从业、学习规则。”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学校描绘了“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社会满意”的新一轮发展蓝图。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中的项目管理方案探讨 下一篇: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