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家具企业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分析为例的探析

时间:2022-07-05 07:25:31

谈谈家具企业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分析为例的探析

家具企业特别是板式家具企业,企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环境的竞争日益激列,一个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根本无法存活。如何提高材料利用率,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同时也是经营者最为头疼的难题。

1.板材原材料利用率重要性分析

首先,生产工厂要赢利,在于三个方面主要环节的控制:一是源头的控制;二是质量的控制;三是管理要高效。其中源头的控制有:设计源头、板件的裁板、主辅材料的控制等等。

以现有的板材利用率分析为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影响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存在于企业内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若干问题,找到了制约生产能力、返工交货期长且无管理和生产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衔接脱节问题的根源,从而给出了生产工厂改革的切入点和改善的关键问题及方法。

裁板是板式零部件加工的重要工序,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首道工序,因此对于裁板工序的精度和裁板的方法要求越来越高。在裁板生产中,尺寸偏差、板件对角线的偏差、板件锯口不出现崩茬等是裁板工序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传统的裁板方式是在人造板上先裁出毛料,而后裁出净料的方法。该生产工艺的特点是适合于胶合工艺的裁板加工;其次是增加毛料加工工序,浪费了原材料。现代板式家具生产中的裁板方式是直接在人造板上裁出净料。无论何种的裁板方式,为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在裁板之前,都要首先必须设计裁板图(裁板的方法)。裁板图是根据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在标准幅面的人造板上设计的最佳锯口位置和锯解顺序图。裁板图的设计是一个“加工优化”的技术问题,要考虑的问题是:人造板的规格,有纹理图案的人造板在有些情况下还需注意毛料在幅面上配置的纤维方向;配足零部件的数量及规格;人造板的出材率最高,所剩人造板的余量最小或尽可能再利用。

板式家具多采用单一裁板法和综合裁板法或互相结合来解决大批量生产或生产的零部件规格比较单一的产品,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原料,提高人造板的利用率。

根据实际生产产品且生产量大的一案例图纸和材料加工清单来分析板材加工利用率。

案例 A柜,规格592*150*625:以生产八件的A柜,规格592*150*625,从原材料排版图来看计算板材利用率为:

⑴16mm双聚脂白哑中纤板,总数2件,净料:3.3776m2,余料:2.196m2,利用率(不计余料):56.73%

⑵5mm双聚脂白亮单保中纤板,总数1件,净料:2.6584m2,余料:0,利用率(不计余料):89.3%

2.板材原材料产生余料的原因

余料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⑴ 产品设计问题,是余料产生的核心问题

产品设计是企业的核心,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工作都是围绕着设计展开的,都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生产的。然后,很多设计师不了解材料,也不是很精通结构,例如A柜规格592*150*625中柜的深度为625mm,所设计的产品深度尺寸625 mm都不满足标准幅面板件一开二或一开三等的原则,因此很难优化结构设计和零部件的尺寸,造成了从产品设计本身就造成了材料浪费,造成了大量余料。而这种余料又是无法通过物料管理和市场管理进行消除和化解的。

因此,解决设计问题才是根治大量余料产生的根本途径。设计的产品尺寸应满足标准幅面板件一开二或一开三等的开料原则。且板件向标准化方向靠,是提高板材出材率最为有效的办法,且板材出材率一般都不会低于85%。

⑵ 没有合理运用裁板图和计划减少余料的产生,余料无法控制并得到合理的运用

大多数企业,裁板图都是由开料师傅自己决定和绘制,在产品单一且批量大的情况下,还可以基本容易保证开料图的经济性。但面对复杂的产品系列和大量订单的时候,一线工人也难以保障开料图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了。作业人员在短时间内既要考虑现场生产的产品及部件,又要考虑库存材料,并且需要经过大量多次的计算才能得出较好的裁板方案,这对现场来说很难做到。因此,操作者往往只能凭经验画裁板图,这样要做到裁板的最优化和减少余料最大化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提高材料利用率了。

3改进以下减少余料的建议

从源头上减少余料,才是提高出材率的关键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⑴ 解决设计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设计是一切浪费的内在根源。因此,在满足美观、功能和结构的前提下,要精于计算,能套裁的就套裁,能减少几个毫米就能大幅提高出材率的,就一定要优先考虑成本问题;能用薄板做的,就不用厚板;材料的种类和规格实行标准化,也便于管理;能减少构件的,就一定不要多用。只有在材料的限定下,充分考虑材料的最大化利用,在满足功能、强度和结构的要求下进行的设计,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余料的产生。

⑵ 开料在即将生产的产品种类和生产数量统一考虑,其目的就是给每天即将生产的产品提供大小、长短不同的板件规格尺寸来套材开料,对实在满足不了开料规格尺寸的余料,可考虑用做胶压板的芯材料,尽可能提高板材的利用率。

⑶ 为了在较短的工作时间内配足毛料数量,并使材料损失最少,可以运用计算机,采用软件处理即将生产的产品板件各种规格尺寸,确定出最佳锯解方案,这样可缩短编制裁板图的时间,提高毛料出材率,更科学、更高效率地来保证板材下料的利用率。因此,解决余料问题不从制度和机制上入手,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得,余料问题,制度先行。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马拉松专属小零食 下一篇: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