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美德之桅 扬学生成长之帆

时间:2022-07-05 04:44:43

用中华美德之桅 扬学生成长之帆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各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切优秀道德思想和实践经验的积淀,它陶冶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传承中华美德,对于培育“四有”新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正处在道德体系初步构建的重要时期,道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小学生而言,学业是“鱼”,美德是“渔”。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同一个班级任班主任的六年中,一直坚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借助中华美德的神奇力量,成功地把一个在一年级时被公认的“慢班”,变成了学生整体素质好、成绩在目前的六年级名列前茅、数次获得“红旗中队”荣誉的“先进班级”。笔者认为:对小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四个注重”:

⒈注重培育砺志美德,激发学生进取精神

“志乃人之本、舟之舵、水之源、木之本”。一个人只有立志才能激发起积极进取的精神,其人生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小学生的砺志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开拓创新的人,做一个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人,这有利于学生从小培养求进取、成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从小树立高尚、远大而又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学生及早为实现理想而作出努力。笔者经常用“大禹治水”“杨勇拜将”等故事来开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古往今来杰出人物是如何树立志向的;经常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未来”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经常在课外组织开展“我为理想插翅膀”活动,引导学生拿出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计划、措施和行动。砺志美德教育给该班学生注入了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形成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⒉注重培育勤学美德,磨炼学生坚韧意志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学美德蕴含着古人对学习的深刻认识。培养小学生的勤学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善思多想的人,做一个追求新知的人,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勤能补拙的意识,有利于磨炼学生锲而不舍的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笔者通过为学生讲“头悬梁、锥刺骨”“徐特立学法文”“一张时间表”等故事,给他们树立了许许多多勤学上进的好榜样;通过在《学习园地》上开设《勤学榜》,定期、动态地表扬本班勤学上进的好典型,从而营造了班级良好的学风。几年来,全班学习成绩不断在全年级争先进取,直至名列前茅。

⒊注重培育仁爱美德,增强学生集体观念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仁爱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培养小学生的仁爱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集体的优良品格。笔者一方面给学生讲“徐师颜急人之难”“王玉涧成人之美”“五少年义助老人”等故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清洁校园”“植树造林”“我当雷锋”“我为集体增光彩”等道德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该班在学校的各项检查评比中多次获奖,在各类文体活动和比赛中也频频取得好成绩。

⒋注重培育诚信美德,树立学生完整人格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培养小学生的诚信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贪不欺的人,做一个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人,做一个不护己短、勇于自责的人,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这有利于奠定学生诚挚负责的治学、立业的基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立志、社交等方面的言而有信的品质,有利于树立学生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完整人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季子挂剑”“曾子以信教子”“诚实的晏殊”和“徐海东赔礼”等故事;遇到某个学生做出不诚实的行为时,就临时编一个类似的小故事先教育全班学生,然后借助大家的力量间接帮助他改正缺点;在课外设计“马路拾钱包”“考场传纸条”“折断小树苗”等一系列场景让学生模拟,让学生在轻快的娱乐氛围中领悟诚信美德的内涵。有个学生在谈体会时说,“以前考试成绩不好,成绩册不敢给爸爸妈妈签字,就自己冒签了,这样做是一种欺骗。”从此以后在历次考试中,该班学生没有发生一例舞弊事件。可见诚信美德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

总之,只要准确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遗传性和现实变异性,充分遵循小学生品行形成的客观规律,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就一定可以用中华美德之桅杆,为学生的人生航船撑起一张巨大的风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上一篇:中学生英语写作模式初探 下一篇:注入生活活水 滋润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