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研究

时间:2022-07-05 01:57:38

农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研究

摘 要: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延津县石婆固乡对239位农村居民关于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访谈,了解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调查发现,农民的环保意识有相应提高,但缺乏整体的环境观,不能深刻地认识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较为缺乏,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提高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建设一个“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关键词:农民;环保意识;调研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63-02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传统城市环保、工业环保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重视,但关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在这种背景下,笔者特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延津县石婆固乡作为取样地点,随机对239位居民进行了调查访问。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我们的调查几乎全面覆盖了农村当中各个类型的居民。对农村居民样本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类和筛选,并力争对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开展调查,以提高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1.年龄结构

调查对象中20岁以下占19.7%,20岁至40岁占48.5%,40岁以上的占31.8%。

2.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结构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全面性,我们对所有学历层次的村民都进行了调查。其中没上过学的占11.7%,小学程度占18.4%,初中及以上的占69.9%。这种学历层次基本上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调查方法

问卷法、座谈法等,同时也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问卷内容涉及对环保常识的了解,农村环境现状与变迁,农民环境意识与生活中的环保行为,政府的环保作为与环保教育;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有关环保方面概念的界定,农村环保的进展与趋势,环境评价指标,环境价值理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环境风险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内容。

(三)统计分析

我们采用统计表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总的环保意识、知识等情况

1.调查对象环保意识的调查情况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有78.2%的人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经常想到要保护环境,说明大多数农村居民还是能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且有参与环保的意愿。然而还有8.8%的人认为环保没有必要,这说明环保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一些环保常识,比如“白色垃圾”是指什么,调查结果中就有20.5%的人不清楚。随便燃烧秸秆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仅有80%的人认为会,有10.5%的人认为可能会,还有很多人认为不会或者无所谓等等。说明农村居民对相关环保知识的认识水平偏低;其中包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对环境工作的认识和环境状况的认识,尤其是对政府的环保工作和环保措施以及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

2.调查对象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调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有83.4%的人担心后代人的生活会因为环境恶劣而越来越差,担心环境照此下去下一代将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并无解决办法。许多被访者希望政府能对此出台相关政策。然而有46.4%的人“担心,但没有办法”,有9.2%的被访者并不担心后代人的生活,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在农村环境污染并不严重,而且农村的环境问题相对于城市来说是很轻微的。

3.调查对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认识的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30.2%的被访者认为环境保护重要,49.8%的人认为两者同等重要。而认为经济利益重要的只有15.7%。由此可见,被访者大多认为环境保护是很重要的。

我国农村发展毕竟相对落后,各方面都存在不足,环境保护的投入暂时也不能做到与实际情况相持衡。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对环境问题没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表格中的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对环保知识的缺乏,政府及相关单位在农村对环保的教育和宣传存在很大的不足。

4.调查对象环保监督意识的调查情况

由表3看出:只有42.3%的人在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会主动站出来制止,而有近40%的人不会,8.8%的人认为跟自己没关系,而只有9.2%的人有可能去政府等部门报告相关行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村民对环境的监督意识还很薄弱,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监督或干预的力度不够,对不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危害环境的行为大都持观望、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也增加了外界因素导致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二)农村居民对环境现状的看法

从上表4中可知,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分别占74.9%、26.6%、36.2%、24.6%、54.3%。近几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农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其发展的负面影响就是环境的破坏。如农民大多将生活垃圾和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水质量越来越差。而且农村大多无垃圾回收站也无专人清除垃圾,所以生活垃圾污染也极严重。

(三)农村居民的农田保护意识

1.农药选择

通过表5我们可以发现:有59.9%农民在选择农药时会选择效果好的农药以保证粮食的丰收,当然也有30.2%的人会更加乐意购买不仅效果好而且不污染环境的农药,这说明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仅有4.1%的人认为会选择价格比较便宜的农药而不会考虑到其是否会对环境和农田土壤以及人的身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几乎100%的人都认为现在种田种菜不得不使用农药,这一点值得重视。

2.肥料选择

由表6可看出52.5%的被访者认为传统肥料(草木灰和牲畜的粪便)对土壤更好。传统肥料是有机肥,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大部分被访者都认为农田可能会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而被污染。但当被问到你会怎么办时,回答多为“没有办法”。而其中约有47.5%的被访者没能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认识上的不足是间接导致农田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中发现,被访区域对于秸秆的处理有93%的人选择就地焚烧。虽然有80%的被访者认为焚烧秸秆对环境有害,但由于政府没有相关措施加以处理,自己也想不出好的处理办法,他们只能就地燃烧,认为这样能解决其堆放问题而且燃烧后的草木灰可作为肥料。而只有仅2%的人会把秸秆用作饲料或者是清洁能源等其他用途。村民对秸秆焚烧基本上都有着正确的认识,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经过综合的分析,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需要政府部门各方面的投入,更需要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笔者结合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第一,政府要通过各种媒介,运用各种方法对农村居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以普遍提高居民们的环保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其中政府的监管宣传、学校的教育、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以及社会团体的宣传教育是其主要实现途径和方法。第二,要加快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的环保的体制与制度建设,让农村居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农村环保问题的重视,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并以此为荣、以此为乐,最后以此为常。第三,加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带头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把环保工作的开展和村务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人们的环保积极性,并从根本上树立人们的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侯晓丽,飞,马珊珊,张杨.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1,(8).

[2]武青艳.影响我国公众环保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2-25.

上一篇:探析当代语境中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群的建设 下一篇:陕西省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