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02 06:15:25

陕西省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 要: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陕西省4所高校447名在校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水平较低,高创造性动机人群偏少;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无性别差异;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存在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具体表现在冒险性和挑战性因子上,其中大三的冒险性显著大于大一,工科和文科的挑战性显著大于理科。

关键词:陕西省;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83-02

一、问题提出

创造性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创造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1]。该概念由Torrance于1958年提出。创造性动机是影响人类创造行为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创造活动的动力调节机制,在该领域的著名研究者,如Sternberg、Amabile、Herzberg等人的创造力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创造性动机及与创造力的关系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2]。2000年以来,有关创造性动机的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研究方法看,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并举,但以量化研究为主,主要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3];从研究范式看,理论范式众多,有认知主义范式、人本主义范式、跨文化范式和组织文化变革范式等;从研究领域看,覆盖面宽广,主要涉及了人文艺术、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从研究的核心问题看,对Amabile提出的“内部动机决定创造力”假设进行检验,并探讨一些人格变量如个体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授权等因素对创造性动机的调节作用[4]。

近几年来,国内在创造性动机的研究上研究的主要人群是研究生、科技人员和公司员工,关于大学生的研究较少。陕西作为教育科技大省,高校众多,大学生规模巨大,但与其丰厚的历史底蕴、深远的革命文化、鲜明的民俗特色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对陕西大学生的创造性动机进行研究,可以一窥陕西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中的偏差,促进陕西高等教育应对性的改革,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动机。

二、研究方法

对陕西4所高校共4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410份问卷,回收率为92%。其中男234人,女176人;文科140人,理科136人,工科134人;大一110人,大二 113人,大三104人,大四83人。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该问卷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个因子,共50道题,采用Likert 3点量尺评分。问卷得分越高表明创造性动机越强。问卷信效度良好。采用团体测验方式,分不同学校采集数据。采用SPSS16.0处理所有数据。

三、结果

1.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的总体表现

研究发现,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总体平均分为106.53。创造性动机总分在133以上、133~111、110~70和69以下的四个分数段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3%、44.3%、46.8%和2.5%。创造性动机四个因子的平均分高低排序依次是好奇性>冒险性>想象力>挑战性。

2.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

以创造性动机四个因子得分和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总分及四个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

以创造性动机四个因子得分和总分为因变量,以年级、专业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在总分上年级和专业的主效应显著(P年级

进一步年级和专业因素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

在冒险性因子上,大一与大三差异极其显著(P 0.05)。在挑战性因子上,工科与理科、文科与理科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四、讨论与结论

1.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水平较低,高创造性动机人群偏少

研究发现,陕西大学生总体创造性动机水平较低,平均数(106.53)位于110~70的低分区间。高创造性人群较少,在总体人群中仅占6.3%,说明陕西省大学生的创造性动机水平中高创造性动机的群体相对偏少。从创造性动机的成分看,四个因子平均分高低排序依次是好奇性>冒险性>想象力>挑战性,好奇性和冒险性高而挑战性低,反映了大学生认识方面兴趣广泛、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缺乏创造技巧和迎战创造过程中未知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总体而言,陕西高校在创新教育体制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不足,与科教强省的地位不匹配。在教育对策上要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要着重优化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人格韧性。

2.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无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男性和女性在创造性动机上没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独生子女、女性意识、性别角色变化、教育期望等因素有关。目前独生子女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独生子女在个人成长方面更背离传统两性角色的认识,使得两性无论在社会期望还是教育投入上更加公平[5]。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女性通过社会学习改变了个体的性别价值观、职业观和学业观,缩小了在全部人口中存在的两性差异。

3.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存在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年级因素对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有显著的影响,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创造性动机的冒险性因子上,大三年级的冒险性显著地大于大一年级。

从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的发展看,大一学生的创造性动机水平最低,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逐渐树立了冒险的信念,开始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学习,创造性动机逐渐升高,在大三到达顶点,但大四则开始急剧下降。从实际学习看,大一学生还处在高中――大学学习的过渡阶段,高中的应试学习惯性对他们的创造性动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其创造性动机水平最低。从大二起,随着自我认识的逐渐提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人发展目标的确立,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水平也开始提升,在大三阶段,其创造性动机尤其是冒险性方面,表现出专业领域性,创造性动机也最强。而大四由于面临毕业、考研和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和问题,创造性动机也从学习阶段转移到实践阶段,对于创造性动机有所抑制。

4.陕西大学生创造性动机存在专业差异

研究发现,专业因素对创造性动机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创造性动机的挑战性因子上:工科的挑战性显著大于理科,文科的挑战性显著大于理科,而工科与文科的挑战性之间无差异。

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总分及因子的学科差异表明创造力是存在领域性的。事实上文科、理科和工科这三大学科类别分别和人文社科艺术、自然科学理论及工程技术工艺相对应。在这三大领域中,从事人文社科艺术的文科生始终要保持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性[6],而从事工程技术工艺的工科生在现今追求实用、崇尚功利的时代最易出成果。相对而言,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理科生在学习中要长期进行学术积累且不易出成果。三个领域的这种差异导致了文科生的内在动机较强而工科生的外在动机较强,并最终导致三大学科类别上的大学生创造性动机存在显著的差异。

大学生创造性动机总分及因子的学科差异还可能与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等因素相关。文科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这使得文科生较早地在大学生树立丛林法则意识,将视野放在更为宽广的社会生活领域,发挥其社交技能强、社会洞察力敏锐的优点,因而其创造性动机中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而工科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最高,这使得工科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早地为未来职业做准备,加之工科的社会实践机会多、更注重实效、与技术社会联系紧密,因而其创造性动机往往与需要首创精神的技术发明、工艺革新等相联系。

参考文献:

[1]李艾丽莎,张庆林.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4).

[2]杨柳,张庆林.初一年级学生内、外动机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3]Robert J. Sternberg.The Assessment of Creativity: An Investment-Based Approach [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12, 4(1).

[4]张燕,怀明云.组织内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1,(2).

[5]韩小强.泛在学习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

[6]井军弟.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J].考试周刊,2008,(10).

上一篇:农民环保意识调研报告研究 下一篇:区域公路客运能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