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贵在激励

时间:2022-07-05 01:46:59

合作共赢,贵在激励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共赢,贵在激励。如何操作?主要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例如扮演式、互助式、竞赛式。并且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和奖励及整体和个人的组合。

关键词:中学地理;小组合作;合作形式;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85-0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学习,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相互沟通,提高表达的频率和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

(一)扮演式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地理性和思想性较强的典型材料,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沟通能力。如在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时,引导学生扮演政府官员、专家、环保局人员、乡村干部、农民和其他角色,讨论如何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学习中国的农业、工业、城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引导学生扮演省长、市长、县长进行现场答辩。

(二)互助式

地理教学中地图使用是经常化的,在地图上找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的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搜索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两名同学合作,一个看正面,一个看反面,可以减少翻页,直观明了,也方便同桌之间的讨论学习。

例如:在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显著》时,可以利用互助式,在讲了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接着讲授温度带的划分、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等知识可以使用互助式,一个同学打开一月平均温度分布图,另一个打开《温度带的划分图》或《降水量的分布图》或《干湿地区图》比较,以视觉识别秦岭——淮河这个重要的地理边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同桌一起看,一起分析。这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可广泛使用,效果不错。

(三)竞赛式

地理课堂上经常要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理图上,尤其是中国的山脉、海洋和大陆,中国铁路分布等。而这些内容比较单一,其中的大量内容要记忆,如果光凭老师讲、学生听,一定是件很无聊的事。在教学《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课前老师准备好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剪好的中国山脉的名称,在课堂上,明确告诉学生活动要求:将不同的山脉图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上,分小组进行合作,比哪一组完成更快速、准确。活动完成之后,选出最佳团体。再如在教学《大洲和大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把课前剪切好的大陆轮廓图,在课上比赛贴图,通过竞争,看哪一组粘贴得又快又准确。这种小组竞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记忆,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二、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不在于每个人都成功,但求每个人都进步。因此,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应多样化。

(一)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鼓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地理合作学习小组中,要尝试多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集团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团队成员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和学习的形式,个人对小组的贡献。老师将激励指标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明确努力的目标,而且还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参与学习评价过程,可以在相互沟通协商中,促进团队成员和团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容易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这也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的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控制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受和认可评估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发展。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经常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自我评估和小组成员互评,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三)注重过程评价和奖励及整体和个人的组合

地理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使地理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愿意参与研究和获取知识的活动。师生要相互尊重,互动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帮助,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教师要学会放手要让学生去做。教学中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整合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更好的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地理课堂,可以提高查询的时空,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下一篇:年轻政治教师成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