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政治教师成长之我见

时间:2022-09-11 10:26:29

年轻政治教师成长之我见

摘 要:年轻政治教师的成长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年轻政治教师胜任高三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多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多读书,积累教学素材。多听课,学习教学技巧。多做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多交流,取长补短。多实践,稳步提升。

关键词:多学习;多听课;多交流;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1-01

一、多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一)多读书,积累教学素材。

教师足够的知识储备是胜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为适应教学需要,教师要多读教学理论书籍,教学理论是指导,没有教学理论支撑的教学实践是盲目的,会迷失方向。我们除了要用既有的理论教学外,要用心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同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使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为现代社会变了,学生的思维与我们过去的想法大不一样,生存发展理念变了,需求的理论观念也要变化。

(二)多听课,学习教学技巧。

我在刚踏入教师行列的时候,主要想着怎样认真备课,怎样把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备齐,每天搞到很晚,结果发现上课时,不管怎样赶时间,备好的内容都讲不完,学生也很沉闷,课堂效率很差。学校为了促进年轻政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设有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子,一帮一。我听了老教师一节公开课,颇受启发,并不是教材上的每句话、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重点分析。

(三)多做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

高考试题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年轻政治教师要把握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做题来提高。历年高考题、高三模拟题,做多了,就能比较好的把握高考高频考点,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比较准确的定位与落实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解题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大胆的取舍教材,学生轻松上课,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10年江苏卷) 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

A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年高考题也是考查劳动者的相关知识,具有综合性,涉及考点劳动者权益、就业观、我国的经济环境等。这就是高频考点,需要老师多做题去比较发现,然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交流,取长补短。

多听别人的课,学习别人的长处;多请别人听自己的课,发现自己的不足;多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年,学校都组织教学活动,包括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年轻政治教师应多参与,这是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我要尽其所能的准备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问题的技巧,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语言的组织,都要精心准备。上完课,认真倾听其他老师的讨论、点评,我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特别是自己不足的方面,知识点是否到位,重难点是否解决,师生互动怎样。慢慢的,我意识到教学需要共同探讨,需要不断与别人沟通、交流,在与别人的交流中逐步提高。

三、多实践,稳步提升。

(一)教的高效:注重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意“三讲”“三不讲”。“三讲” 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讲授、提问、指导、评价。“三不讲”:过易的问题,过偏的问题,过难的问题不讲。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和解题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完成导学案,将疑难问题写出来交给组长。课堂学习要认真听,认真记,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要给学生多讲解题方法,有些试题,方法不会,训练再多也是无用功。

(二)师生互动的高效:调动学生思维,搞好师生互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互相帮助。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尽快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上一篇:合作共赢,贵在激励 下一篇:探究“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