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时间:2022-07-05 07:10:15

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摘要:体育特长生是学校教育对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学校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体育教育人才的主要群体来源。本文分析了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特点,概括了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育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58-01

当今,体育人才的培养逐渐多元化,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逐步由"专业队"模式逐步转换为"院校化"模式,由此中小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渠道。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面临训练和学习之间存在的矛盾,面临着体育教师管训练与班主任管思想之间缺少沟通的现象。这些导致了教育力量的分散,教育力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整合。对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出发点,对高中体育生的训练与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学习与管理策略。

1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特点

体育特长生是指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好天赋,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达到一定专项水平,并在相应的体育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中小学、大学和体育院校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特长生在体育上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文化上,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较差,他们对文化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的兴趣不高,甚至对文化学习具有一些抵触的情绪。同时,高中体育特长生在性格上比较直爽,在遇到事情上容易冲动,和校外人员在产生矛盾时容易出现打架的事情发生。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帮助学生既在体育能力上得到提高,也在文化学习成绩上得到提高,从而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进一步进行深造。

2 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育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情感教育"缺失。

体育特长生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感,作为教育工作者,做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然而,目前简单体罚和打骂训斥学生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实际上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主,以爱为基石,充分地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人为本。同时,要着力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产生集体归属感。

2.2 重视学生的"竞赛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教育"。

目前,体育特长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训练和学习的矛盾,学训分离的现实更加重了矛盾的激化,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管之间缺少沟通,这使得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加之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务耽误了功课。而其他文化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对体育特长生"因材施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他们一般不会去迁就这部分学生的"低水平"。因此,最终导致学生的文化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在课堂上的纪律也越来越差,甚至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

2.3 体育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特长素质"而轻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许多教育者和家长认为,体育特长生升学只靠体育成绩,与其他学生的学业要求截然不同,只要他们在体育方面出成绩就行了。校长和教师对大多数体育特长生糟糕的文化成绩和个别体育特长生较差的思想表现心知肚明。这些观念使得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被忽视,导致他们在学业上会越来越困难。同时,体育特长生在专业特长方面得到老师的重视,但是比较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现状必须得到高中体育工作者重视,否则学生将会除具有一定水平的体育能力外,其他方面都将被忽视而失去发展的机会。

3 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3.1 切实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人无品德行之不远。体育特长生往往满足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但大多数又往往存在过分自信或信心不足的不良心态,不太注重文化学习。因此,教练和班主任应针对这些特点,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注意加强思想品德与理想教育工作,以身作则,用道理去疏通疑惑,用制度去规范行为。同时,通过磨练学生的意志,增进学生的信心,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优良的品行。

3.2 加强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需要体育教师的辛苦付出,才能取得可喜的成就。因此,这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体育教师要科学制定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的运动负荷,避免训练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体育教师要加强训练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地提高课余训练的水平与质量。再次,体育教师要定期反思自身训练和教学,更新旧的训练观念和知识体系,加强自身道德水平巩固和提高。

3.3 强化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学校领导的体育教育观念影响着学校的每一名教师和学生,因此领导应该把体育特长生培养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在每一个环节上,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切实全面关心和教育每一名体育特长生。对此,定期研究体育特长生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加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4 加强对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的管理。

学习文化成绩较差,是目前体育生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学校应采取多种渠道以提高其文化成绩。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加强管理,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特长生齐抓共管,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做到每个相关教师对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能有效管理。第二,组织安排辅导补课工作,抓好课外辅导和赛后补课环节。补习内容以基础为主,逐步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郑建岳.普通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管理模式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4(02).

[2] 张晓东.浅谈课余训练的几个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 2007(04).

[3] 莫巍峰.对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探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11).

[4] 毛淑玲.刍议如何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5] 董会雪. 影响中学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科技风,2009(10).

[6] 姚巧泉.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与学习成绩的调研[J].新课程学习,2011(10).

上一篇:书法艺术与儒家学术的时代起伏 下一篇:例谈不饱和度在解答高考有机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