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05 12:54:12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知识面广,空间概念强,很多问题比较抽象。只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表达其丰富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录像、投影、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动画演示;优化组合;提高教学质量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n geography teaching utilization

Qin Shishang

【Abstract】The geography discipline is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organic synthesis,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is broad, spatial concept, many questions are quite abstract. Only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dia, with difficulty expresses its rich course content. The modernize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popularizations have provided the advantage for the education teaching media’s renewal. Using the video recording, the projection, the network and so on multimedia teaching medias, the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were raising student’s ability, to enhance the student to study aspects and so on interest to receive the encouraging effect, thu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Multimedia; Animation demonstration; Optimum composition;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化地理课程教学是培养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四川省》课件的片头加入《神奇的九寨》等视频影像歌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又如,当讲到四川的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2 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课件里,制作了多个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动画),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火山的形成”等等都变成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时,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一定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但若用多媒体制成三维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转换,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就会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

3 变静为动,动静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

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变得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例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先把画面作成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象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再显示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相反,在向斜轴部产生局部挤压力,抵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成为谷地,向斜部位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印象深刻,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4 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地理教学发展的方向。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5 增加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教师可在课前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事先精心设计并制作于课件之中,课件中方便的超级链接与CAI展示教学内容所特有的高效率,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和工作量。尽管教师在备课或制作课件时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但在课堂上却带来更多的益处:一是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或教学容量得以增加,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和有效;二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教学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6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选择及整合

对某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是一种优化组合,而不是单一的归为某种固定的方式。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并非万能,多媒体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挂图、地球仪等)。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多元性、地理教学内容的边缘性,而且地理图册、地理挂图和实物教具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分布知识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这是多媒体手段所无法取代的。如在学习有关地球仪、地轴、赤道、两极点等知识点时,只用一个地球仪就足可解决,而无需追求豪华而滥用多媒体来模拟显示。对此,我们必须辨证地加以分析,在传统与现代教学中合理取舍、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地理课程的需要,优化组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常规教室为基地。教室内可随时使用幻灯机、投影机、录像机、电视机等组合成多媒体系统,同时还应该有黑板等传统教学工具,形成地理教学内容的程序化、自动化、连续化,以达到教学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后,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到评价等等各个方面正在对教学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但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教育媒体是人的驾驭物,我们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的辅助作用,注意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恰当合理地运用,使之更佳地服务于我们的地理教学,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 鄂大伟.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 白文新、袁书琪.《地理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傅德荣. 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5] 龙泉等.《地理CAI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大主办:陕西师大杂志社.2001 No.7-8

[6] 路海燕等著.《地理教学中地图意识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J] .桐乡市高级中学.

[7] 王乔敏,薛呈添.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2002,(8).

上一篇:高考英语单项选择打靶题 下一篇: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