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性发展 提升学生领导力

时间:2022-07-04 06:57:06

关注个性发展 提升学生领导力

国内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或培养,绝大多数是针对领导干部而言,以中学生领导力为研究主题的并不多见,且大多集中于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探究上,对中学生领导力实践途径的探索可谓少之又少。我们在充分考虑学生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遵循教育本质的内在需求,进行了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中学生领导力的内涵解读

1.中学生领导力的界定

目前对中学生领导力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为,中学生领导力的实质是影响力,包括自我领导力与团队领导力,其核心要素是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且领导力的培养不单单只针对资优学生。我们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中学生领导力定义为:中学生领导力是以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对团队发展的责任感为基础,可以通过课程和社会参与来培养或激发出来,适应现代社会自主发展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2.中学生领导力的内涵与定位

中学生领导力包含自主发展和影响他人两个维度。对中学生而言,自主发展是关键,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制自律、自我完善等能力;影响他人是核心,包括共启愿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感召他人、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中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重在基础能力和基础素养。我们的学生,以后不一定都能成为领导者,但他们一定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团队影响能力,能在各行各业成为促进团队发展的实干家和骨干分子。他们要做到:一个人的时候能够管理自己,两个人的时候能够影响他人,很多人的时候能够带动群体。

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开始了对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探索,主要包括学校层面的自发探索与和课题组形式进行的自觉探索。总体而言,中学生领导力培养实践仍是少数学校的个别行为。因此,我们决定在中学生领导力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并对中学生领导力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1.以个性化课程为载体发展中学生领导力

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个性化课程。我校以课程为支撑,聚焦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创设了中学学院制的组织形式,设置基础学院、经济学院、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和领导力学院。课程分为三大类,其色学院课程分为特色专修课程、领导力课程、活动课程,特色专修课程包括科技、人文、经济、艺术四类,领导力课程包括演讲、人生规划、领袖训练营、综合实践活动等,同时整合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将其纳入领导力学院,形成活动课程,为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搭建实践平台。

在人生规划引领下,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特色专修课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也有利于促进其个性发展。学院采取“走班制”,打破班级界限,学生可根据规划跨年级(或跨学院)选课,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潜力发展的方向获得最好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学科能力和专业素养,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

2.各类课程对培养中学生领导力的作用

以课程平台承载领导力的培养,并不是通过课程来教授领导力,而是以课程为载体,帮助学生激发、挖掘领导潜能。领导力课程主要以规划性、行为外显的领导力为主;特色专修课程侧重对学生思维与智力方面领导力的培养,突出学院特质,强调思维品质、方式方法等的培养;活动课程则是在实践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合作及服务动员等能力。

通过领导力课程发展学生领导力。主要通过演讲、人生规划、领袖训练营等课程直接发展学生的领导力,以改变学生的行为为主,强调在体验式行为参与的过程中实现领导力的培养。

人生规划课程:从各方面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个性化的角度确定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便于他们更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与社会、认识职业与个人发展、选择并确定发展目标、制订规划并付诸实施。

演讲课程:在“人人参与”的演讲机制下,将升旗演讲、大会发言、年级活动、校园电视台、演讲社团等和演讲课结合,采用主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赛、访谈节目等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上得到锻炼。

领袖训练营: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包括领袖素养及领导技能专题讲座、领袖素养及领导技能情景模拟体验、身边案例剖析、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策划执行、学校来访团接待、学校各级学生社团负责人体验锻炼等,重点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反思能力、规划能力、执行能力,认识科学的领导过程,产生良好的组织行为,树立正确的领导意识。

领导力课程:通过讲座、研习和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领导力理论学习和活动训练,了解领导力的基本理论,理解怎样领导和合作、建立团队、设置目标、解决冲突、掌握有说服力的交流技能,理解自我、激励他人,学会在紧急状况下控制情绪等。

通过活动课程发展学生领导力。主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社区服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担任领导角色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他人合作能力、服务动员能力,拓阔全球化视野,提升他们的领导力。

我们认为领导力不是教会的,更多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学校把元旦文艺汇演、校运会、外事接待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构建成课程,由学生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开阔视野,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合作能力、动员能力及服务意识。

在特色专修课程中发展学生领导力。主要是以任务或课题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通过任务驱动来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等能力。构建涵盖领导力培养要素的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中既包含任务完成的质量标准,也包括过程性的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调整、团队合作等标准。

3.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探索

我校的领导力培养活动包括领导力研习和领导力小组训练,主要训练技能包括时间管理、组建团队、团队合作、表达说服他人等。

领导力研习活动。围绕某些主题展开探讨,理解中学生领导力的内涵。主题包括头脑风暴、冲突管理、授权、项目计划、宣传、主持会议、目标设置、激励、团队建设和时间管理等。

领导力研习模式包括:(1)准备阶段(教师指导):小组组成与合作指导;研究方法指导;资料的搜集、信息的处理指导;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指导等。(2)研究阶段(学生实践):学生开展领导力研习活动(前期调研、开题、实施研究、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具体研习进程进行针对性指导。(3)评价阶段(教师):制定评估量表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

领导力小组训练。小组训练即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建立团队和成员之间的信任。小组训练把交流和信任作为群体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目的在于探索合作的领导和群体动力。小组在复杂背景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考察小组成员的问题解决方式、个人对压力和领导风格的反应,促进群体成员的交流与信任。小组训练要求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任务实际操作,在操作中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提高自身能力。

领导力小组训练模式包括:(1)项目团队会议:票决活动;相关讲座、报告会、评估会;交流、辩论基础上形成工作方案,做出团队决策。(2)小组活动:完成团队和小组的各项任务。(3)个人学习:阅读、思考、交流。(4)研讨活动:总结经验,理念升华,将经历、体验、领悟内化为信念、习惯和能力。

中学生领导力的开发和培养,是教育规律的内在需求,它既符合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需要。以领导力作为中学生培养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现自我的自主发展能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这一教育目标。

上一篇:践行国际理解 实现教育国际化 下一篇:注重文化建设 促进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