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的社会学审视

时间:2022-07-04 06:09:36

学前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的社会学审视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关注普通儿童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鉴于其原因的复杂性,本文旨在以社会学视角从社会排斥理论进行分析并给予解释,提出建议。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起点公平 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55

Sociological Survey of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 Starting Education Equity

――From Angle of Social Exclusion

XIA Yuany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presented universal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goals, w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ordinary children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educational fairness of moving children.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its causes, this paper aims to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to explain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starting education equity; social exclusion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伴随而来的第二代移民即城市流动儿童也开始出现。至今,流动儿童已成为我国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而引发的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教育公平”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从两个方面定义了教育公平:一方面教育要为所有的人群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最大可能的发展,而不应该受到种族、性别、地域、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应该是亲社会的,不能有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现象。①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Coleman)则从四个层次来定义教育公平:首先是不同背景的人群都有受教育机会的入学机会均等;其次是不同背景的人群都有接受同等教育质量的教育过程均等;再次是不同背景的人群付出同样的努力时都能获得相似成绩的教育结果均等;最后是不同背景的人群在接受同样的教育后有同等的人生机会的教育效果均等。②瑞典教育局胡森(Torsten Husen)同样是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定义教育公平的。③综上所述,起点均等关注的是教育制度制定的合理性、过程均等关注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公平性、结果均等关注的是教育系统的作用的有效性。④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要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起点公平”是一个基本前提。故笔者把“起点公平”作为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切入点。

1 社会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教育起点不公平

在广大城市幼儿为入“名园”费尽周折之时,而社会排斥却使得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流动幼儿在为入“正规园”而发愁。

社会排斥是用来解释产生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根源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最初用于解释贫困产生的根源,现在已经出现了概念的泛化。有人把它定义为因某种原因被主流群体所隔离而产生的边缘化的情感体验,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局部的、在较长一段时期存在的社会现象。⑤

1.1 制度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入园难”

在我国,社会劣势群体被制度排斥最突出的表现为户籍制度。⑥虽然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的区分,建立了人口管理制度,并保障了农业专业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但是政策需要逐步的完善和落实,原本固有的城市二元结构仍给流动儿童的入园造成着很大的困难。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有责任保障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对于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当地政府应当保障其和当地儿童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河南省某些地市为例,虽然户籍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对于“就近入学”,很多知名幼儿园要求户口薄和房产证二者缺一不可,甚至有幼儿园要求父母一方必须为事业单位人员,少数的公办园不可能全部接受日益扩大的流动儿童队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收费低廉,不规范的“非法园”日益增加,使流动儿童日益边缘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针对这种情况指出,低价的非法幼儿园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父母工作的时候,必须有人照看孩子,为其提供学前教育,当没有优质低价的幼儿园可供选择的时候,去低价低质幼儿园就成了他们无奈的唯一选择。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工子弟幼儿园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使其成为正规园则是实现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的关键所在。

另外,教育财政对不同幼儿园的投入差异,是引发流动儿童的教育过程不公平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对幼儿园的投入还采取对重点幼儿园进行倾斜的政策,重点支持公办园,特别是示范园的建设,而对流动儿童所在的民办园却没有任何经费和其他物质上的投资。这就使得流动儿童因为所在的幼儿园缺乏资金而不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加重了教育的不公平。

1.2 经济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教育边缘化

衡量经济排斥的指标有三个:一是个人和家庭是否能有效地参加生产,即劳动力市场排斥;二是在付出同等劳动力时所获得的收入的多少,即收入的贫穷程度;三是在付出同等价值的财富是所购买的服务或物质的多少,即消费排斥。农民工进城之后因为体制原因而受到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内部排斥,城市群体仅仅让渡给一部分低收入的工作给农民工。跟随父母的流动儿童所能进入幼儿园的种类,以及与之伴随的教育资源都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有直接关系。经济学家托达罗曾指出:在财富和劳动力的分配出现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个议题就毫无意义。⑦另外,受消费能力及消费方式的制约,流动儿童家长更无法像其他家长一样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大部分流动儿童只能被动进入质量不高的非正规民办园。

1.3 文化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教育有失公平

幼儿园中的文化排斥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及其子女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排斥和幼儿园老师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两个方面。在同一班级中,由于城市儿童的疏远,使流动儿童无法通过与城市儿童的交往来习得新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忽视”,也使得流动儿童感到不被重视、缺乏自信心,阻碍其个性的发展。

2 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对策

2.1 强化政府责任

以政府为主导,努力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园格局,是我国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导向,也是保证流动儿童能入正规园的必要前提。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不仅要扩大公办园的覆盖面,同时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也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是增加幼儿教育资源,强化政府责任的重要手段。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政策倾斜措施,比如减免捐助幼儿园建设的企业的税费、保证民办园的合理用地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园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儿童进入规范园,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流动儿童入园率。

(2)消除制度排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权益。一方面,要消除制度排斥,首先要建立起城乡一元制的户口管理模式,弱化户籍制度中的城乡及地域差别,强化其人口登记和管理功能。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落实好流动儿童“就近入学”。另外,应鼓励和支持流动儿童进城上学,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权益,从提高其收入水平入手,提高其教育支付能力,从而使流动儿童能够进入正规园学习,达到教育起点的公平。

(3)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面对教育资源短缺与受教育对象不断增多的矛盾,针对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国务院于2010年11月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重点强调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举办一大批普惠性幼儿园,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色彩是破解入园难的根本所在。所谓的普惠性幼儿园,即是以优先招收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幼儿为主,能够普遍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幼儿园。在农村,普惠性幼儿园主要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园、幼儿班等,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在城市,普惠性幼儿园主要包括普通教育部门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街道幼儿园等面向城镇低收入群体及外来务工群体的幼儿园。⑧要将学前流动儿童入园作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社区融合的基础环节,按照“统一规划入园、统一条件入园、统一标准收费”的“三统一”原则,努力畅通学前流动儿童入园渠道。⑨

2.2 加强整个社会系统对流动儿童的理解和支持

要通过多种途径消除社会排斥:首先,幼儿教师要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要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儿,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引导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交往,共同进步。其次,流动儿童的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促进其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幼儿园集体之中,潜移默化地减少乃至消除其他人对流动儿童的排斥。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教育,而只有真正协调好各方的力量,才能使流动儿童享受应有的学前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拥挤的起跑线”变得平坦起来。

注释

①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② 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③ 胡森.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④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⑤ 左光霞,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子女的公平[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⑥ 范先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⑦ 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⑧ 冯晓霞.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⑨ 宋月萍,李龙.我国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区域差异:省城及各城市层面的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9).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下一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析外交辞令中冗余信息的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