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府导入策略

时间:2022-07-04 02:47:36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府导入策略

摘要:发展模式是在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之初首先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地方政府行为转变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从而科学选择符合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142-0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战略,目前循环经济正处于从试点起步阶段转向实质推动阶段。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政府在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之初,要摒弃传统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不走“老路”、“弯路”和“回头路”。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在当前世界面临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资源相对缺乏形势,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现实的发展战略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理论界认为,循环经济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相融合,节约使用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并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学术界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不同的看法。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和原则组织经济活动,即如何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符合3R原则的新模式。由于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和载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从产业角度来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工业模式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模式等三类。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生态整合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连接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回收处理模式等。

循环经济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德、日、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循环经济生态链的延长和整合表现不同的特征,经历了以下四种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方式;废旧回收再利用主导型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主导型模式;生态化研发与设计主导型模式。我国探索和总结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在一个省、一个市可以实施循环经济的“3+1”模式,即在企业层面开展清洁生产,在工业园和企业群层面建立生态工业园,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我国出现了三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转型模式: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辽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模式和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发展转型模式。

由于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对特定区域循环经济方面的系统研究还不多,针对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还较少。循环经济是综合性的经济形态,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但究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应当从多学科包括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循环经济的逻辑、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循环经济系统的调节方式,循环经济微观主体经济行为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探讨循环经济的有效实现模式。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循环经济试点中不少地方仍存在沿用过去老一套思路和办法的现象,旧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未有新意,推进循环经济还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因素。比如,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相对落后;总体上尚未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所需的投资和高新技术支撑十分缺乏等。因此,必须抓住用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契机,研究并导入实施适合区域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化、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要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减量化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各级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战略认识,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并行并重。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实践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促进各级管理者、企业家和公众对循环经济内涵的正确认识,营造自觉自愿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东、中、西部以及城市与农村的梯度性十分明显,必须科学选择符合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怎样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值得关注。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建立生态工业园或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连接模式是必须研究的问题。要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包括工业循环系统、农业循环系统和社会循环系统,从而建立良性区域循环经济,形成高效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系统。积极发展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利用形成的“静脉产业”,对从事资源收集和回用的中介机构和环保产业给予一定扶持,促进其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产业。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彻底改造和变革,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包括重点领域的核心政策、社会经济基础政策以及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和宣传教育政策等。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资源利用的“公地悲剧”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1960)的提出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产权制度的创新,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用现代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支撑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环境监管法规,对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定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控制污染排放的详细计划。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税费改革、投资融资政策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定绿色消费政策和特别消费税政策,以政府行为推动社会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的认可和支持。对进入生态产业园区的项目,给予在建设用地、环评、融资、项目核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生产用电、用气计划的倾斜支持。

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支撑体系”。重点研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产业链延长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重点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抓好节能降耗、废旧物资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再生三大环节,推广以农村沼气、秸秆还田、生态养殖技术等为主的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实用技术。积极引导企业成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水平和趋势进行监测评价,为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循环经济的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判,要求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注重经济的增长,更要注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应当建立一套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包括清洁生产、生态网络、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园区政策和法规制度评价、生态建设等在内的生态工业园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地方政府行为转变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当前,政府最重要的是如何制定科学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同时,实施一系列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建立完善资源环境合理有效利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加大政绩考核中的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分量和“绿色管理指标”的使用,加强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和监督职能,使循环经济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J].学习与探索,2005(2).

[4] 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白皮书[R].上海:上海大学,2005.

[5] 王文臣,王晓林.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建构探略[J].经济论坛,2004(24).

[6]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旅游活动的多视角分析 下一篇:煤炭工业城市的循环经济与工业垃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