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科技节目主持人之角色定位

时间:2022-07-04 07:27:42

电视科技节目主持人之角色定位

【摘要】科技节目需要明星主持人来带动,科技节目同样也可以产生明星主持人。作为一名科技节目主持人,要改变目前的节目主持和表述方式,不必过分专注或追求对于科技专业术语的掌握,对于学科领域或理论的精通。将主持人与学者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成为科技栏目成功的方向。

【关键词】电视科技节目 主持人 定位 风格

自“科教兴国”战略规划实施以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科普教育以及相应的科普知识传播的平台及渠道建设。近十年来,一大批以传播科学知识,启迪培养科普兴趣为主要内容的科普类电视专栏节目应运而生,特别是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创立开播,更是将科普传播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一大批科技类的专栏、专题节目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渠道,一批为广大观众所称道的栏目已经牢牢地占据了收视平台,同时一些科技节目主持人也得到大批观众的喜爱和称赞。

现代观众以及社会各界对电视科技类节目的内容需求在不断提升,相应地对科技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和欣赏情趣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巩固科普教育的宣传阵地,同时也为了提高从业者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需要从事科普节目制作的电视工作者,特别是作为科技类节目形象代表的节目主持人,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认真梳理科技节目的发展脉络,调整契合科技节目的定位风格,方能在变幻的荧屏上不断巩固发展科普教育节目的一席之地。

树立“明星主持人”带动名牌科技栏目的意识和行动

主持人在当代电视专栏节目中具有突出地位,明星主持人带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节目。观众可能不熟悉节目内容,对于节目主持人却很津津乐道,伴随节目而“追星”。可是就是在电视界内部包括很多节目主持人本人,却有一种错误理解和认识,即认为明星主持人多半诞生于文艺、新闻类节目栏目中,认为只有文艺和新闻节目才能诞生“国嘴”和“国脸”,才会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和关注。一些从事科技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认为,科技节目应该是“内容为王”,至于节目主持人在栏目中的地位是服务于栏目的,是从属的,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不足以对节目收视起决定性作用。就是绝大多数担当科技节目的主持人本人也持同样的观点,有些人甚至认为只有“人老珠黄”了才会去担当科技节目主持,一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主持很快就会转行投身到新闻或者文艺、娱乐节目当中。

以上的认识和想法都是没有认真研究、掌握电视节目的内在客观规律的结果。在现代电视传播当中,主持人与栏目的关系是“导引”与“构造”的关系,美国哥伦比亚传播学院对于电视主持人的地位定义中认为:“由于电视的面对面交流的效能,从而易于施加‘偶像崇拜’的影响。这就是主持人能够吸引观众影响节目的地方”。可见,任何一个类别的电视栏目都会发生这种作用,而不是以地区、频道或是栏目的重要程度或是广泛性来决定的。因此,不能认为只有产生重大政治事件或影响的新闻,以及更大众化的娱乐节目才会产生有影响力的主持人,进而产生有影响力的栏目。事实上,不管是科技节目还是少儿、农业、体育、军事节目,都需要一些明星主持人来吸引观众带动栏目收视率提升。事实证明,这些过去被认为是“非主流”的电视栏目,都产生了影响力相当大的主持人代表。比如少儿节目的鞠萍等、体育节目的宋世雄等,军事节目的张召中,他们成为了所在栏目的标志。

同样,科技节目也能产生明星主持人。比如《动物世界》,作为一个非常严肃的科普电视节目,如果按照很多人的惯性思维,这样的节目连设立主持人的必要都没有,更不要奢望产生明星主持人了。当我们回顾《动物世界》的发展历程时不禁感叹,赵忠祥仅仅凭借他的声音魅力就能感染上亿的观众,使他们每周准时收看那些和普通人相距遥远的丛林、草原、雨林的动物生活。这是主持人对科普节目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例。

又比如《百家讲坛》,它是一个文化节目,但是在传播知识的性质上和科技节目的类别和方式是相似的,都是很严肃的。通过易中天、于丹等,《百家讲坛》才一举成名天下尽知。它是由明星主持人带动名牌栏目,名牌栏目又创设一批名主持的成功范例。

通过上述个人以及节目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科技节目需要明星主持人来带动,科技节目同样也可以产生明星主持人。今后要将这个意识和行动贯穿到科技节目的创设和制作当中去,一方面要努力发现、培养、打造明星主持人为节目服务,另一方面一些已经成为“明星、大牌”的主持人完全可以参加到科技节目的制作当中来,用明星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和对节目的感染力,努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节目,扩大科技节目影响。

主持人在科技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主持人”的概念,虽然理论界认为还没有权威统一的理论界定,但是在电视专栏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是得到大家公认的。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主持人的作用、风格、定位又有了新的定义和要求,以突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对不同的节目类别要求有端庄型、睿智型、活泼型等不同的职业要求。具体到对科技节目的主持人,基本上大家都要求主持人走“知识型”、“学者型”路线。

诚然,对于职业主持人而言,需要全面出众的能力素质来驾驭节目,也需要以不同的主持风格来适应不同的节目类别。但是,近来对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有一些过于狭隘和偏颇的看法和要求,那就是过分强调主持人对所从事节目的专业技能要求,也就是“专家”型主持人的目标要求,新闻主持人要对社会政治了如指掌,经济节目主持人对经济理论头头是道,等等。基于上述思潮,对于“学者型”科技主持人的形象要求也就不足为奇。无论是科技节目的创作人员还是主持人本人,都在尽力地扮演一个权威学者的角色,外在形象严肃老成,语言表述艰深晦涩,本意是塑造高端权威的品位形象,实际效果是疏远了和观众的距离。

在美国专栏作家克朗凯特的论述中将主持人定义为“导引者”,笔者非常认同这种定义,即主持人的基本要务是激发观众观看节目的欲望。所以,不管是专家型主持人还是学者型主持人,他必须是职业主持人,必须具备超越于常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样才能把观众吸引到节目中来。

作为一名科技节目主持人,要改变目前的节目主持和表述方式,不必过分专注或追求对于科技专业术语的掌握,对于学科领域或理论的精通。主持人最重要的是激发、引导观众对节目的兴趣,要有恰当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诱发、感染观众,只有观众有了观看的欲望,节目才有了生存发展的可能。

“兴趣”是科技节目的生命,不管是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还是节目编导的内容表述,所谓内容的权威精准程度并不重要,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能否激发受众的兴趣,这也是科普教育的根本宗旨,不在于让大家了解掌握多少科学知识技能,最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

事实上,不仅是普通观众,就连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专家学者在内,他们对于自身领域之外的专业也并不熟悉了解,但他们都有兴趣去发现、了解,大学者也有普通人的好奇心。所以,如何顺应观众的心理需求去组织节目,并按照常人的好奇心理去表述、告知观众,是主持人的责任所在,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身份不在于他定义了什么概念或事件,而在于他要引导观众去了解发现什么,如果达到了观众想知道“看看他又要告诉我什么”这样的效果,那么一个合格的并且充满魅力的科技节目主持人就诞生了。

职业主持与专业主持互为补充依托

对于科技节目主持人以“学者型”主持的目标要求,虽然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式,但它还是一个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事实上,将主持人与学者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成为科技栏目成功的方向。

以《百家讲坛》为例,易中天的专业并不是历史,更不是研究东汉北魏历史的权威,在学术界可能并不认可他的专家地位,但对于主持人来说就已经具备“学者”身份了,他的成功在于,他比职业主持人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比专业学者具备更多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当然,作为以传播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教育节目和文化教育节目之间有着形式及内容的差别,但是其规律性的特性还是值得借鉴的。

目前困扰科技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根本问题是专业性和普及型之间的矛盾,很多节目都认为通俗化的节目显得不够专业,会降低节目品位;可是高端专业术语化的节目又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地。由于节目定位的原因,目前科技节目中,主持人定义表述的语言多,提示设问语气少;平铺直叙的话题多,互动交流的环节少。造成节目感染力弱自然生命力就差。今后科技节目比较可行的主持风格和发展方向是,让职业主持人与专业学者主持互相辅助结合,将需要调动、引导的工作由职业主持人完成;那些需要表述、解答的由专业主持对应。这样,节目形式也丰富一些,交流互动气氛也好一些,参与性也增强了。可能更符合科学普及的要求与发展方向。

总之,无论是主持人个体还是代表科技节目的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电视科技节目将会展现越来越巨大的发展需求和前景,值得我们为此努力探求。(作者单位:武汉广播电视总台)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关系研究 下一篇:心理战信息本质与传播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