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联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

时间:2022-07-03 11:44:43

浅谈联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贯彻进行素质教育,无疑要求我们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面向科学,面向技术,面向社会的物理教育观念;根据学科特点,坚持以实验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数学方法为手段,掌握概念、规律为中心的教学主导思想,笔者这里浅谈一下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谈一下个人见解。

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习惯于解决细线悬挂小球的摆动问题,而对小孩荡秋千却一筹莫展,学生习惯于解决小球过顶的圆周运动问题,而对汽车过拱桥的问题却束手无策,会解小球做竖直上抛,却不会解运动员高台跳水,其困难在于:

(1)学生缺乏准确的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干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

(2)学生缺乏程序化的思维训练,由于原教材、教科书中应用性的生活事例很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该环节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就认为物理就是代代公式的数学运算而已,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

很多同学做习题则往往是:“会套公式,会计算,稀里糊涂求答案”,总感觉物理学得“心里没底”,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物理知识学习的不深、不透,甚至是在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前提下,而去背公式解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图景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习,可以自然的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不仅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可以使物理课生动有趣,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使学到的知识成为真正理解了的活的知识,而不是生吞的机械定理公式。

1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于平常的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用于解释自然和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某些常见的物理现象。

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现象与所要讲解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例如讲解摩擦力时,可以提出问题——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手掌,我们手掌上都有指纹,我们手上如果没有指纹而是非常光滑的会怎么样呢?然后用手拿起一杯水引发学生思考——手没有指纹能否这么轻易的握住杯子,同学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正确回答,这样,我们不仅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引入了新课,还为后面物体平衡、受力分析的知识做了一定铺垫,类似的还有:讲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时,可以问同学们斧头松动,如何将斧头紧紧的装在斧柄上?;锤子松了,把锤柄在石头上撞几下,锤子会不会紧紧的装在锤柄上,为什么?还可以用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分别扔石块,树枝、树叶的传说故事,加强同学们对惯性的认识!

物理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都应引导学生重新去细心观察思考,像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的?轴承为何做成两个铁圈中夹很多滚珠,不加滚珠行吗?路滑的时候,人们为何迈小步?“月亮走,我也走”是怎么回事?汽车快速靠近你时,听到的喇叭声是变闷还是变尖,为什么?推门为何都去推门边,而不推门轴?火车经过时,两侧的草因何而倾倒?一壶凉水放到炉子上,刚开始烧时,汽泡由下到上如何变化?当要烧开时呢?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呢?避雷针上端为何都是尖的,而且都建在高楼顶上?油罐车的油罐为何都是圆的(没有棱角),为何车后面还拖着一条铁链?高压线为何都是裸线?小鸟站在的高压线上为何安然无恙?等等这样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使学生头脑开阔灵活!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学生们善于观察生活,于平常的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学生们所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即使有些可能一时还解释不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理想化(即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习惯于解决细线悬挂小球的摆动问题,而对小孩荡秋千却一筹莫展;学生习惯于解决小球作竖直圆周运动问题,而对汽车过拱桥的问题却束手无策;会解小球做竖直上抛,却不会解运动员高台跳水,因为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干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了认识上的思维障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在纷杂的对象、情景中,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理想化的解决问题。

理想化的思想其实质就是人们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把研究对象置于比较理想的纯粹的状态下,简化复杂因素,纯化主要因素,忽略偶然因素,撇开次要因素,用理想化客体或相互联系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际上,理想化的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随处可见!

如,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我们研究问题影响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看成质点;诸如点电荷、点光源、理想气体、弹簧振子、单摆等都是物理研究对象、研究模型的理想化。

表面光滑无摩擦、只有重力作用、纯电阻电路、导体棒没有电阻等是条件的理想化;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是过程的理想化,等等。

3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了解生活中一些应用物理知识共性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卖鸡蛋的桶中放很多糠皮,玻璃杯周围用纸包着,电视、冰箱等包装里泡沫块,跳高时,横杆下要放很厚的海绵垫,车上的减振弹簧等都是一个目的,增加力的作用时间,而减小力的作用强度;眼睛片反射光淡紫色,透射光淡绿色,照相机镜头看起来淡紫色,窗玻璃镀高反膜等都是光的薄膜干涉;习题中的多题同解,也来于求同思维。

4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常说的外国的一个学生用气压表测楼高的故事——题目是“试证明怎样能够用气压计测定一栋高楼的高度”,学生答:“把气压计拿到高楼顶部,用一根长绳拴住气压计,然后将气压计从顶楼向下坠,直到气压计接触到街面为止,然后把气压计拉上楼顶,测量所放下的绳子长度,这个长度就是楼的高度,”“把气压计拿到楼顶,让他斜靠在屋顶的边缘处,让气压计从屋顶落下,并用秒表记下它落下的时间,然后用运动学公式:s=1/2at2,计算出楼的高度,”“你可以在有太阳的日子在楼顶记下气压表的高度和他的影子的长

度,测出建筑物影子的长度,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比例关系,算出建筑物的高度,”,“还有一个你会喜欢的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你拿着气压表,从一楼登梯而上,当你一边登楼时,一边记下气压表的水银高度的变化,这样你就可以用气压表的水银高度的变化得出这栋楼的高度,这个方法是最直截了当的啦,”“当然,你还可以运用更复杂的方式:即用一根弦的一端系住气压表,让它像一个摆钟那样摆动,然后测出街面和楼顶的g值,从两个g值之差,就可以算出楼顶高度,”“如果不限制我用物理学方法回答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法,有一个可能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拿上气压表到楼房底层去,敲管理员的门,当管理员应声时,你对他说’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气压表,如果你告诉我这栋楼的高度,我将把这个气压表送给你……,”’不管此故事是否真实,作为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实例,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实际教学学生练习中测重力加速度就有多种方法,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平抛运动测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测重力加速度等,习题中的一题多解,要求的就是创造性思维,

5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通过介绍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古代科技知识,了解现代的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知识的兴趣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例如,讲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时,可以问学生谁最先正确的阐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学生会答伽俐略、牛顿,然后我们介绍《墨经》,给力下的一个明确的定义:“力,形之所以奋也”,这里的“形”就是“物体”,“奋”字在古籍中的意思是多方面的,像由静到动、动而愈速、由下上升等都可以用“奋”字,实际上,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对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开始了正确的观察和研究,讲静电的防止与应用时,问学生谁发明了避雷针?学生会答富兰克林,然后我们介绍:实际上,避雷针在我国出现最早,据《谷梁传》、《左传》、《淮南子》等著作记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即出现了为防止雷击而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室”,宋朝以来,许多建筑物都有不同形式的“雷公柱”,广西真武阁四柱不落地,德庆县文庙四柱不顶天,都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的人有地方避开雷击,消除了电学上所称“跨步电压”的危险,1688年,法国人马卡连在游历我国后,写了一部书,名叫《中国新事》,他在书中写道:“……屋顶的四角都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着头,张着嘴,在这些怪物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芯子,这金属芯子的末端通到地里,如果有雷打在房屋上,它就会顺着舌头跑到地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这说明我国的避雷针已经同现代的避雷针原理相同,从时间上看,1688年马卡连来中国游历,本身已比富兰克林的实验早了64年,那么避雷针的出现最早的应属中国,如果以避雷装置出现的时间而论,中国在南北朝就已经有了,讲游标卡尺读数时,可以介绍介绍王莽时代的青铜卡尺,除了没有精细的刻度外,跟现在使用的游标卡尺几乎一模一样;讲万有引力时,介绍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介绍嫦娥探月卫星,神五、神六、神七号飞船地发射等,可喜的是我们现在大量习题也都是以生活实际的飞船、卫星作为载体考核这部分知识,讲原子核部分知识,给学生介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介绍中子弹,氢弹,电脉冲炸弹,石墨炸弹等知识,介绍我国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探测宇宙反物质的a磁谱仪等。

教育部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也已出台,改革既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而高中阶段的课程仍以分科为主,我们看到新课程物理学科高中教材中,大大增加了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

让我们乘新课程的春风,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扩展知识面,拥有更广博知识,更好的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为我们国家培养出知识技能更牢固,创造力更强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工作!

上一篇:开发和利用活动性课程资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 下一篇:巧设小实验化解《摩擦力》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