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及布置方法

时间:2022-07-03 02:46:21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及布置方法

摘 要: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布置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关键读: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现状;布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14-01

课外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倡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已被我们广大教师领悟并付诸于实践。然而目前农村小学教学中往往还是临近放学,老师才慌慌忙忙地走进教室,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勉强接受任务,结果作业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数学作业常见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作业量过多

一般学生完成每天的课外作业起码要两三个小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还要完成家长的。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二、形式单一,内容乏味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应用意识不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做课外作业时学生只会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是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生活结合。数学学习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第二,作业设计要变换一些题型。小学生好奇心强,但缺乏持久性。面对单调、划一的传统作业题型,学生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为此,作业设计要变换一些题型,如设计诗体数学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能使学生耳目一新。

第三,作业设计应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要适当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 第四,作业设计应注意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作业题目往往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经过“人为加工”的问题,虽然学生因此积累丰富的做“题”经验,但当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显得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实践出真知,实践操作型作业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五,作业设计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习需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灵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六,作业设计应注意改变以往标准化的冷面孔。教师可以在题目的导语上力求创新,换成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从而使作业成为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数学活动。 第七,作业设计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多解因素。由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致使同一道题目具有多种解答方法。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

第八,作业应充满趣味兴。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第九,作业的设置应有探究性。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

上一篇:试论小学写话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