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效的德育途径――家访

时间:2022-07-06 11:05:31

探讨有效的德育途径――家访

摘 要:通过家访,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更利于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学生在学校如何表现,在家又如何,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症下药。在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面对面的时候,这种直接的交流更容易使师生间产生了信任感,沟通就进入了良性的快车道。

关键词:德育;家访;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49-02

德育导师工作实行多年来,“有效”是其重要的落脚点之一。“有效德育”即指德育的有效性,它是确立德育核心地位的落脚点。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导师工作中,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我尝试了各种途径和方式。但是,我个人认为,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家访。

我非常珍惜每次家访的机会,每次踏进不同学生的家里,都会有全新的收获。因此,每次家访介绍后,我都会有所记录,或全面或片段,这些资料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非常有用、有意义的教育素材。在众多的家访案例里,我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来例证说明。

小超是我从教这几年来遇到的最具特性的学生,该生的性格外向中带几分稚气,是班级里的开心果,同学们给他的称号是“卡哇伊”。但是他生性懒散,行为随性,从外表上看,他蓬头垢面、着装邋遢,俨然一个“小流浪汉”。 高二整个学年他经常迟到,或在课堂上趴着睡觉,成绩下滑非常明显。然而,他在学习上却有那么几分灵气,特别是他英语,连班里的女生都不能与他抗衡,这在理科班的男生中,是非常难得的。由于他的消极的态度和懒散的习惯,他的那点“小聪明”浪费殆尽。但是,进入高三后,他的变化非常大,从行规到学习态度都有明显转变,而且高三每次模拟考的成绩都能稳在班级前三甲。为什么小超同学会有如此大的转变?我想,可以从我对他的两次家访来侧面解释他转变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家访时间: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小超是本镇学生,通过前期了解,大超家中有4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及他本人,他爸爸平时在矿上打零工,有轻微智障。妈妈是外省嫁入浙江的,远在广东打工,出去已经有2年左右时间了,而姐姐在福建打工,家中只剩爸爸和小超两人。根据学生资料提供的家庭地址,我找到了小超家,一间简朴的三层楼民房,家门开着,敲门进去,屋内只是简单的粉刷下,家中只有小超一人,他的父母均不在家。环顾家里的环境,简陋而又凌乱,能明显看出家中无人打扫的。据小超讲,他爸爸每天凌晨4点就出去上班,极少有时间呆在家里,基本不能照顾小超的生活起居。而且他跟爸爸基本上也没沟通,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愿讲起他爸爸,或许是因为他爸爸有智障的原因。

此次家访结束后,我对小超的消极表现和懒散的性格形成有个根本上的认识:外表看似乐观的大超,其实内心是孤独的,缺乏关爱的。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开始对症下药,一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小超,另一方面,我频繁跟小超妈妈联系,说服她在小超读高三这一年,务必回家照顾小超。幸运的是,小超还有个爱他的妈妈,在我多次的建议下,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答应我一定在高二暑假结束前回来。

刚入高三的一段时期,因为妈妈的回来,小超在生活上多了个人管束,这让他突然很不适应。因为妈妈离开的两年,他自由懒散惯了,再加这两年小超心里对妈妈也有埋怨。那时候,小超经常和妈妈起争执,而我则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经常平衡于小超和他妈妈之间。毕竟亲情的力量是强大的,没多久,小超就适应了有妈妈在家的日子。与此同时,小超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成绩提高得很快,进入高三后的每次月考,成绩都排在班级前三甲。

高三第一学期临近期中的那段时间,我发现小超的情绪又有几分低落,经过耐心询问,小超告诉我,他爸爸在工作时,由于高空坠物,砸伤脚板,导致右脚2根脚趾断裂,目前脚趾已截肢。他爸爸的突然遭遇明显影响了他的情绪,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他爸爸的情况,也为了更有信服力地安抚小超的情绪,我决定,第二次去小超家里家访。

第二次家访时间:2012年10月28日下午

我一踏入小超同学的家里,她妈妈便热情地出来迎接,他爸爸则躺在靠墙边的床上,右脚板上绑着厚厚的纱布,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我询问了下他爸爸的情况,他爸爸说,两只脚趾已经截肢,影响到以后的劳动能力,只能做一些轻体力的活。至于医疗费的问题,矿里会进行合理的赔偿。从交谈中,我并未发觉他爸爸的智力与正常人有差距,而且他爸爸也比较乐观,这让我增添了几分欣慰。

这是我第一次与小超妈妈见面,在交谈中,我发现她妈妈是个健谈,乐观的人。看来,小超乐观的性格应该是受到他妈妈的影响。他妈妈说,小超小时候非常听话,非常懂事,但是,在她外出打工的这几年间,小超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开始回来的那段时间,她觉得真的很难管他,如果她多唠叨小超几句,小超就很生气,两人常常会争执起来。这让她很困扰,于是,她常常会跟我电话联系,探讨如何解决这个困扰。我跟她说:“这几年正值孩子的青春转变期,很多男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会表现得易怒易躁,况且,你离开他两年,难免孩子心里对你会有几分怨气。这个心结还是要耐心地,循序渐进地把他解开,不要操之过急。所幸的是,小超是个开朗、阳光的孩子,他会慢慢改变,拉近你和他的距离。”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现在小超也已经能按照妈妈的要求,努力改正自己在生活上懒散、邋遢的习惯。在家访中,我强调: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个人习惯能做到井井有条的,那么他的学习习惯也会是非常严谨的。所以,我希望能从他的行为习惯入手,改善他懒散的毛病。虽说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但是小时候没养好的习惯,我们也可以经过后期的强化进行改正,当然,这个需要家长从旁协助,我们一起来帮助上超同学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比于上一次的家访,这次家访结束后,虽然我是带着探望病人的初衷去的,但是我的心情反而很轻松。因为,上一次家访,我看到的是萧条的家庭和孤独的小超,这一次的家访,看着整洁的家里和他妈妈忙碌的身影,我感受到了温暖的家和幸福的小超。此次家访结束后,我客观地分析小超对爸爸伤情的担心,消除了他内心的忧虑,让他重回往日的活泼与开朗。

这前后两次家访的鲜明对比,让我对自己的德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只有更细致的了解,才能有更有效的德育。

对于有效德育的途径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点变化,善于根据教育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一句话,我们必须掌握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灵活的教育艺术,真正实现“有效德育”。

参考文献:

[1] 高长梅.《学校德育工作全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

[2] 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等,21世纪德育内容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华北科技学院报2002.

[3] 罗靖.审美文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审视[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上一篇:探究新时期高中数学的教育模式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