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01 03:24:08

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结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热潮中,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向非形式化教育转变。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更趋向于组织者。启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用意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86-01

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教育先圣孔子一直提倡的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枯燥的数学模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首先要找到学生关注的兴趣点,再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观察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效果。

一、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是数学发展丰腴的沃土。在信息化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生活化。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实则都蕴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如存取款、测算房屋面积、购买衣物、拨打电话……等等。总之,数学元素无处不在。学生之所以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是因为仅仅把数学当成课本上的数字,抽象化地去理解数学,而没有联系实际生活去感知数学的意义。

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认知数学。比如设置商店购物情境,使学生掌握口算技巧。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设定一件衣服的价格为186元时,扮演顾客的学生拿出212元付款。这时就要看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如何找零了。口算公式可以写作212-190+4=26元,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得出了结论“多减要加”。这种情景设置的不平衡性,与学生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使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在动态的平衡心态中自主学习,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2、游戏教学

教育心理学对于小学生认知心理和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剖析,小学生进行听说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思维构建的过程。不断地听与说,可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增加应用数学的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怎样使小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听说练习呢?由此,引入了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可采取小组互动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寓教于乐,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活跃。如利用扑克牌中的24点游戏,通过随机抽取几张扑克牌,按照不同方式计算,使最张得数为24。由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开展竞赛,每一小组选出计算最快的学生进入复赛。对于比赛前三名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励。通过游戏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合作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二、善于挖掘数学元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很难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数学元素来,也就意味着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自觉使用数学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点滴中所蕴含的数学元素,并加以利用呢?需要从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入手,使学生亲历数学元素的发觉和运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测量学校的基础设施,桌椅的长宽、操场面积、教学楼数量等,测量家庭中的家具尺寸、居住面积等等,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测量家庭居住面积来讲,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确定居住面积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对这些条件的主次进行排序,选择测量工具、测量单位以及计算公式等等,提升了学生挖掘数学元素的能力。

再如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每个面包需要放置8枚葡萄干,一共制作3个面包,学生需要测算葡萄干的数量,以购买葡萄干。这时,需要运用加法或乘法公式,最终得出需要24枚葡萄干。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纸上谈兵的抽象模式,使应用问题具体化,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三、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思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与记忆,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学习质量。

提升应用能力的教学实践通常由易到难,先从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开始。鼓励学生考察家庭的月收支情况,并制作家庭收支情况统计表,将每月家庭收入项与支出项分别列出,包括父母月收入,煤、水、电、气、副食等基本生活开支,家庭月存款,学杂费支出,以此来测算家庭成员每人的月零用钱额度。通过对家庭财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使学生逐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财观念,强化了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乐趣,增加了数学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姚媛.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学术研究.2012(5).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3] 小学数学教育.[J].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下一篇:如何调动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