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领导理念下职业学校的角色转变

时间:2022-07-03 03:24:23

论课程领导理念下职业学校的角色转变

摘要:课程领导是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传统课程管理体制下,职业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不能满足课程领导的要求,必须进行角色转变。随着职业学校的角色转变,职业学校的校长以及教师也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以与之相适应,从而更好实施课程领导。

关键词:课程领导;课程管理;职业学校;角色;转变

作者简介:周文清(1972-),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0-0021-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职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那种“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适应新的职业岗位。为了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教育展开了课程改革,该改革涉及到课程的诸多方面,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在其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出现了一个新的管理理念――课程领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课程领导是确保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领导的涵义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课程领导属于课程管理范畴,是课程管理的重要职能。课程管理的领导职能是使整个管理过程中其他职能得以实现的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量。美国课程专家兰姆博特提出了课程领导的几点涵义:(1)一个团体,而非个别的领导者(如校长),且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成为领导者的潜能和权利;(2)团体内的所有成员一起学习、一起合作地建构意义和知识。领导者可以促使建设性转变的学习,学习具有共同的目的。(3)透过成员间的交谈,把观感、价值观、意念、信息和假设表面化,一起研究和产生意义,在共同信念和信息的情景下,反思工作并给工作赋予意义,促进有助于工作的行动。(4)要求权利和权威的再分配,共同承担或共享学习、目的、行动和责任。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重视个人的思考,引导他们发挥才能和潜力;(2)以组织目标为中心实施合作,使参与者积极奉献;(3)使参与者认同、适应组织共同的价值和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形成联系。综合上述,课程领导是指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学习、合作。

二、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

钟启泉指出课程管理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监控、监管,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学校的动力来自于上司和外部。而课程领导是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运行,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创造性实施。课程管理是一种以纵向行政命令的形式对课程进行管理,实施的是权力集中的层级式管理。而课程领导除了纵向沟通外,还强调校际间、校内以及与企业、行业间的横向沟通,是一种权力共享的、民主的管理,目的是激励与课程有关的人员积极的、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共同推动课程改革。

三、课程领导下职业学校的角色转变

课程领导是对传统的课程管理的革新,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体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需要一切与课程有关的人员(如学校、学校校长、教师等)参与课程领导。

在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下,学校是无条件地、机械地执行由上级行政部门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下达的教育任务,学校内部实施是等级式的垂直管理模式,扮演的是“工具型组织”的角色,之所以称之为“工具型组织”,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学校是外控式的组织,没有自主决策权,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管理机构以规章制度等形式规定的权责,且学校履行这些权责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上级管理机构和外部的监督检查;其二,学校只是课程任务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国家制定的课程任务、目标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下达给学校,由教师在学校中实施,毫无更改的传递给学生;其三,学校内部是一个机械化、分散的等级体系,校长的作用只是外在目标、任务的守望者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教师的角色只是课程政策的消费者和执行者,校长与教师之间是权力―服务的关系,教师无权参与学校管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工作以分化居多,缺少交流和切磋的机会。

在课程领导下,学校的“工具型组织”的角色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因为课程领导使学校成了课程权力的主体,权力和职责都大大地增强了,如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故职业学校必须改革原来的等级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建立以权力共享和民主参与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模式,增强学校内部横向沟通,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鼓励校外人员如学生家长、社会代表等参与管理,齐心协力推动学校工作前进;另外,职业学校必须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鼓励教师不断研究进修,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职业学校还必须与本地区企业机构、行业协会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关注经济发展状况和职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变原来封闭的、机械的“工具型组织”为开放的、灵活的、民主的、学习型的组织。

随着职业学校从“工具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的成功转变,学校的校长以及教师也必须随之转变角色,以建立共同愿景,共同参与课程领导,从而更好地推动课程发展。

(一)职业学校校长角色的转变

校长是职业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者,其所扮演的角色取向,影响着学校课程的发展。在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校长的任务是全校的行政工作安排、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督查和监管和一系列的外务活动,以及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等,其扮演的是“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实施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管”,不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对课程发展的专业知能不足。校长所扮演的这种角色,在课程领导下阻碍了课程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进程,必须转换角色,实施校长课程领导。所谓校长课程领导是指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发展、实施和评价进行一种沟能协调和支持的专业性领导,其目的在于改善课程的内涵和运作机制,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校长在课程领导方面应扮演以下几个角色:

1.设计师:校长须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最新信息,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学校发展的蓝图。

2.改革规划者:校长必须掌握当前课程改革的动态发展,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改革方案,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以进一步完善;

3.改革促进者:校长应充分相信教师、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将权力下放给他们进行课程发展,并对他们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

4.信息反馈者:校长要善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供教师和专家们参考,同时,校长还应对新课程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及时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和专家们,为进行改进提供参考。

课程领导下校长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校长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必须掌握最新的管理和领导理念,了解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故校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课程专业知能以促进校长课程领导的专业发展,同时,校长还必须学习管理和领导方面的知识,更新管理理念,从而有效地实施校长课程领导。

(二)职业学校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既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必须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这样才能在劳动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与学生接触和沟能的机会最多,了解学生的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于学生,应该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然而,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认为教师不具有课程决策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只是课程任务的执行者,更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他们的任务是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和一定课时数即可。课程领导要求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实施教师的课程领导。什么是教师的课程领导?扎佩达(Zepeda.S.J)等学者认为:教师的课程领导是以教师作为课程发展的领导者,教师的课程领导并不是教导、指导教师,而是更重视教师教学经验的分享、教师群体间的互动、生命经验的相互述说以及经验的连接;其主要任务是作为教师的亲密伙伴,由教师帮助教师,改善教师的处境,并作为教师群体与学校领导之间的联系者与转化者,同时也是教师群体间的知识管理者与协助转化者。故本文认为教师课程领导在扮演好课程实施者的同时,还应扮演以下角色:

1.参与者: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视课程改革为己任。

2.开发者:教师应深入社会和企业,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原有课程,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教师要称职地当好课程领导者,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能力。

职业学校、校长以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在课程领导下,逐渐实现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角色转变,改变以往的官僚管理形式,消除校长与教师的管理层次距离,加强学校内部的横向沟通,使教师能体察到校长的决策意图,而校长也能了解教学第一线的动态,获取第一手信息,从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进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李定仁,段兆兵.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3]靳玉乐,赵永勤.校本课程发展背景下的课程领导:理念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4]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5]郑先俐,靳玉乐.论课程领导与学校角色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6]曹科岩,龙君伟.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角色和任务[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6(10).

[7]扎佩达(Zepeda.S.J),Mayers R.S& Penson.B.N. The call to teacher leadership[M].New York: Eye On Education. Inc.2003(17).

上一篇:新形势下构建服务紧密型地方高职院校的研究 下一篇:高职“核心+岗位”课程体系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