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7-02 10:58:05

提高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22-02

教学现状:"一听能懂,一做不会,一过就忘,一考就倒!"

原因分析:"不是教师讲得不好,而是讲得太好,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只是听众,被动接受,没有注入自身的情感、经历自己的思维过程,又怎能理解、贯通! "学生的参与度决定了他们的收获程度!

下面,我对提高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让"说题"模式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捷径

通常高中习题教学模式是"复习基本概念――当堂练习――教师讲评――学生课后训练――教师讲评",模式固化,重复、机械性训练较多,学生缺乏足够参与度和思维训练量。"说题"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选编典型习题、创设问题情境,由"说题"的主体运用物理语言把情境、规律、模型等按一定规律或顺序说出来。

"说题"模式的基本流程:

下面,我就以2011年省质检试题18题为例,按"说题"的基本流程引导学生如下:

[说情境]说出题目条件、隐含信息,或是将文字、图象描述的情境用物理语言说出,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处理、转换的能力。该点可以通过"学生独说"的方式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本题中,显性条件:斜劈质量为M,小朋友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小孩从斜面的顶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等;隐含条件:斜劈保持不动是处于平衡状态。

[说模型]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审题,将习题与原有的模型进行类比、外推,构建正确、恰当的新模型,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不但可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迁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该点可以通过"学生独说"或"生生互说"的方式进行。本题涉及的模型是物体的运动、平衡、失重等。

[说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说出题目的整体思路、方法和依据等,在"说"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讲述流畅、反应敏捷的语言表达能力。该点可以通过"学生独说"的方式进行。本题的常规思路是对小孩和斜劈隔离进行受力分析,主要采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

[说最佳解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不同思维进行"碰撞",触发新的灵感,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修正自己的思路或拓展思维,寻找最优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该点可以通过"师生互说"或"生生互说"的方式进行。本题的具体解法至少有3种,其中最佳解答为:利用小孩处于"失重"模型结合排除法,容易得到正确选项B。

[说考点、方法]引领学生反思命题人的意图和考点、方法,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本题主要的考点有:考查参考系、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形变、弹性,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失重等知识;从具体的方法上看,可考查等效思想、类比法等。该点主要通过"师生互说"的方式进行。

[说变式]引导学生尝试改变条件或情境重新讨论,从"做一题"变为"会一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该点主要通过"师生互说"的方式进行。

[说收获]引导学生对不同解法或变式进行"求同""求异"的归纳和比较,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不同解法的展示,还可克服固有的思维套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发散思维。

2.让画物理情景图成为学生破题利器

积极引导学生画物理情景草图,这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破解学生学物理难、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一把有用钥匙。

2.1经常强调,使学生明确画物理情景图的重要性

[例题]计划发射一颗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R的圆形轨道地球卫星,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2)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 ,该卫星绕地球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站在地球赤道上某点的人能连续看到该卫星的时间是多少?

本题实测得分率很低,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依据题意画出问题的情景图形,因而找不到相应的物理与几何关系,从而无法求解。若能引导学生分析,画出如图所示的情景图:当人刚能看到卫星时,若人在地球上E处,则卫星应在沿地球切线方向上的A处,经过一段时间t后,当人即将看不到卫星时,人随地球自转转到了F处,此时卫星应恰好转到了沿切线方向上的B处。

则:根据所作的情景图,容易找到其中的物理与几何关系:Ф卫 -Ф人= 2π/3

即 : 2π/T t -2π/T0 t = 2π/3 ,从而顺利求出t。

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感受尤为深刻时,强调画物理草图的重要性就更加有效!

2.2 注意示范,使学生掌握画物理情景图的基本方法 画物理情景草图的基本步骤:

(1)要认真阅读题目,领会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和过程,在头脑中初步形成一幅相应的物理问题图象――建立物理模型。

(2)用简笔画将题目描述的物理情景、状态或过程画出来。对动力学问题,常画运动草图和受力示意图;对电学问题,常画电路图;对光学问题,常画光路图。画图时,要边分析、边画图,当对题意理解不太清楚时,还要不时回头来再看看题目。

(3)在图上标明用以表示物体所处状态或所经历过程的物理量。

(4)作适当的辅助线,以便找到题目隐藏的几何关系。

(5)进行检查、修正,看所画草图与题目描述的情景或过程是否相吻合。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画物理情景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听懂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也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画图的基本方法,学会画物理情景图。

2.3 严格训练,使学生养成画物理情景图的良好习惯时作业要有要求。能画图的,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图,且作图要尽可能规范,要借助于直尺、三角板等作图工具,不要随手画。在批改作业时,连同作图一起批改。 大小考试要有量分。对作图情况给予一定的量分,解题正确但作图错误要扣1~3分,解题错了但作图对了要给1~3分,由此强化学生对作图的重视。 要会及时总结表彰。对作图好的学生要表扬,对作图马虎潦草的要批评,对作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及时指出,给予纠正。

3.让专题教学成为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的法宝

专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物理专题教学主要通过原有相关或相似的物理知识经过提炼综合而成,使原有认知与提炼的问题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对原有相关或相似的物理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丰富物理知识储备量、提高物理知识的组织程度、完善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等,进一步优化构建学生物理知识的认知结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构建认知结构的意识,不会自己整理知识,很多学生的知识整理就是教师课堂板书或者是参考资料的复制,导致学生认知结构构建的被动与低效。教师应有意识地整合零碎与分散的单个问题,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编排习题,采用变式教学、题组练习等"问题集合"形式,帮助学生搭建优化认知结构的"脚手架",形成"专题知识集成块",并逐渐内化成"专题知识功能团"。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