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时间:2022-07-02 09:58:23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摘要】责任心是每个人成功的必备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需要教师用心、关心、还要用爱心,找准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应抓头促尾、抓心促行、抓细摒粗、联家促学,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作为学生的任务职责,从而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培养 责任心 行为习惯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会因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而迷惘,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班主任,应重视在课堂中贯穿德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每一堂课成为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阵地,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责任心的熏染。看看自己所教的学生,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超群,往往都是做事学习很认真,有较强的责任心使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责任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抓“头”促“尾”

一个班级要有责任心,关键在班委,也即是抓“头”,有了班级的带头人,不愁一个班级没正气,而班级的正气,靠的是班委带头,班委能带头、愿带头,就得有责任心,一个好的班主任,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亲力亲为,做个老帅好像更出彩。常常用下象棋来比喻班级工作,告诉班委,只有等他们实在没办法应对时,班主任才能出手……放手让班委去做,但要有要求,平时应对班委加强教育和培训,定期及时召开班委会,让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每个班委既是独立的一个分支,又和其他的班委相辅相成,当每个班委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时,就会产生责任心,自然就会在他分管的范围内用心用脑,要使自己分管的那一块有成绩,他必然就会去关注影响他的工作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尾”,想办法督促这些同学进步,自然就会形成了抓“头”促“尾”的良性循环,何愁困难学生无人管呢!

2.抓“心”促“行”

不是有这么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同样的,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想学好的,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赏识,在赏识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效果是最佳的。在我的班级工作中,曾有这样一件事,让我感慨万分,记得是在中一年级上学期,总觉得孩子们特别自私,很多事情总要老师督促才能去做,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有责任心呢?我很苦恼。很偶然的,有一天下雪,天很冷,学生们懒洋洋的,眼看就要上课了,我灵机一动,对学生们说:“哪一组先扫完,全组会得到一颗小星星。”话音刚落,眼前出现了另一副情景,每个人都变成了小老虎,不一会任务就完成了,我在舒了一口气的同时,感到了赏识的魅力,我后来把这件事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小星星的魅力》,这件事让我明白,其实,要教育孩子重在抓“心”,应该懂的孩子,明白他们内心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达到培养他们责任心的目的,促使他们有良好的的负责的行为。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多了解班上有多少自立自强的孩子,表扬他们对自己负责;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对家庭、对父母关心的情况,并加以肯定;赞赏他们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乃至对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只有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做学生的知心人,做教育的有心人,专注学生的“心”,才能改变他们的“行”。

3.抓“细”摒“粗”

我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乱,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三年来,我培养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认真改正每一道错题。学生刚开进入中学,有些孩子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把工作做细,要耐心、用心、关心……切忌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得过且过。不要求学生人人写字有字体,必须要求学生有认真写好每一个字的责任心。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一端正作业的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表现责任心的行动。

在平时的卫生保洁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责任心。牢记“每人桌椅下方一小块儿,小小责任区人人来把好关。”重在保洁、见纸就捡、不再乱丢乱扔,在每一天的“保洁”中,同学们不仅捡自己位子下的纸,还帮助旁边的同学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责任,使得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洁”意识加强了。重视树立班级的奋斗目标,“作好每一件小事,争当优秀班集体”,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集体的责任心。

平时教育工作中我让学生每日反省自己,让学生每天问自己 “我努力了吗?我认真了吗?我尽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一滴水,要为集体争光,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通过平常学习生活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标志,获得对应的奖励荣誉,“让同学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我班每个孩子追求的目标。

教师就是一个播种者,“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为。”责任心的信念将使学生付诸责任心的行为。在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中,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是教育的关键。

4.联“家”促“学”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家长应责无旁待。所以,班主任应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事事代劳,在家,要给孩子布置家务,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如让孩子买油打醋、洗衣擦地等力所能及的工作,都会培养他们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否则,孩子永远会认为家务劳动是爸爸、妈妈的事,他们即使干了,也是“帮”家长干的,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

还要经常告诫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有的家长求子成材心切,帮助孩子整理书包,帮助检查作业错误,这是一种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孩子做错了习题,打了“大叉”;上课迟到,挨老师批评,其实并非一件坏事,通过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从而懂得上学读书绝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但是孩子忠于职守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家长应该给予肯定,完成的不好,家长应心平气地说,“这一件事,你做错了。应该这样做……”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家长耐心的引导和严格的要求,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有效的做法。

让孩子充分接触社会。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使孩子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到被社会、被他人需要的乐趣。因为“被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老师和家长应大力支持,并积极给孩子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当孩子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愿意为社会提供积极的服务时,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然也增强了。

总之,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小事到大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对家庭负责,学会孝敬;对学习负责,学会求知;对集体负责,学会关心;对社会负责,学会报答。具备了责任心,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上一篇:优化阅读环境 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下一篇:阅读教学“三情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