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合理用药及相关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02 08:13:41

促进合理用药及相关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合理用药研究进展与建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当前影响居民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现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存在的原因,除去医疗机构外,最主要的就是自我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和患者药品知识欠缺。结论:促进合理用药,不仅要从医院的医疗工作人员、药店药师和营业员、药物生产方面下手,还需要改善患者的药物知识和用药习惯,全面了解患者用药习惯,建立研究患者用药行为和因素的机制;宣传普及医学知识、药物基本政策,提高居民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药学知识;加强对药店的监督管理,提升药店营业员和执业医师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合理用药;建议;药品知识

所谓合理用药就是指使用的药物及其搭配适合患者治病的需要,并且各疗程使用剂量适合个体患者的病情,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医药经费最低,用药达到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患者未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疾病①,因不合理用药每年产生不良反应达250多万人次,因此而住院治疗的人达25万,甚至超过20万人死于不良反应;患者中仅有18%的人员完全按照医嘱用药,擅自用药的达58%之多,不按照医嘱擅自更改用药量的患者人数也远远超越遵照医嘱的人员。

1合理用药意义

所谓合理用药就是指患者使用的药物及其搭配适合治病需要,各疗程使用剂量适合个体患者的病情,医药经费最低。世界卫生组织与1997年对合理用药制定了7项标准:(1)用药准确;(2)指征合适;(3)疗效、价格及使用安全性适合;(4)疗程、剂量、用法得当;(5)对于具体患者无禁忌,不良反应低;(6)药品信息及搭配无误;(7)遵照医嘱。

2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随着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大,用药不合理现象也日趋严重,尤其抗生素滥用严重,患者感冒、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90%②;注射制剂使用普遍,尤其是过度依赖静脉点滴注射,大大增加了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及人类机体的耐药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卫生部对农村卫生保健初级项目的调查显示,我国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处方中使用注射剂的处方达45.1%,比世界卫生组织的处方注射的使用标准13.4%~24.1%高出许多。

2.1自我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

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普及,自我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尤其是全球居民健康杀手之一的慢性病患,据统计③从1993年到2009年初明确诊断出的慢性疾病中脑血管从500万剧增至1300万例,糖尿病则有200万增至1400万例,尤其是高血压从1400万剧增至7300万例。慢性疾病因为发病和病情进展都比较缓慢,使得患者容易放松对其重视程度,再加上慢性病可以根据周围病友或自己以前的经验治疗,这些都导致患者采取自我诊疗,不去医院及时就诊。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4成直接在药店购买的。在药学知识贫乏的情况下,自我治疗的人群已组成了不合理用药的重要部分。

2.2患者药品知识欠缺

相关文献表明,造成不合理用药一半以上的原因主要是患者药品知识的欠缺以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的错误观念。据2008年调查显示,对于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区分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且不到一半人群知晓某些药品的长期或过度使用的后果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甚至对药品的认知大部分是来自于电视广告,而非医院、药店等卫生医疗机构。

3对策

促进合理用药,不仅要从医院的医疗工作人员、药店药师和营业员、药物生产方面下手,还需要改善患者的药物知识和用药习惯,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3.1全面了解患者用药习惯,建立研究患者用药行为和因素的机制。目前,国际上对不合理用药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医疗机构,较少关注患者的药物知识和用药习惯。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患者的药物知识和用药习惯也占据了很大的程度,因此,跟踪调查居民的药物知识和用药习惯及相关影响因素,在制定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3.2宣传普及医学知识、药物基本政策,提高居民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药学知识,减少居民药物滥用,规范医生处方设计的行为,间接达到对医生的处方的监督效果。另外,规范药品广告,严格审核各类药物广告,杜绝非法、不实的广告给居民带来错误观念和认知。

3.3加强对药店的监督管理,通过培训提升药店营业员和执业医师的业务素质,进而达到通过他们对到药店购药的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的目的,促进患者自我治疗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omoting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core components[R].Geneva.2002

[2]刘武,秦华.抗生素的滥用及危害[J].中国综合医学杂志,2002.12(11):17.

[3]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上一篇:葛根提取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肠毒清颗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肠源性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