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俗音乐探析――“哭嫁歌”

时间:2022-07-02 05:45:47

土家族俗音乐探析――“哭嫁歌”

摘要:哭嫁是流传于湘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本文以土家民族习俗音乐“哭嫁”作为探析对象,探讨和研究“哭嫁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音乐艺术特征。以加强人们对土家民俗音乐“哭嫁歌”的了解,对土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点

一、古老的土家民族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聚集在湘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那温湿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土家儿女,他们开山,种粮,捕猎,生育,一代又一代顽强地生活在艰苦和与世隔绝的深山里,正是这样艰苦和世外桃源似的环境,造就了土家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精神。土家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那依偎在群山和深林里坚固而美丽的吊脚楼是土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那随处可见的摆手舞是再现土家人辛勤劳动的过程,在深山和树林里用木叶吹起的情歌是男女青年在向自己心爱的人传达彼此的爱情,在田间地头唱起的山歌,喊起的号子,是土家人在为自己加油助威,土家人无处不舞,无处不歌的特性造就了一个歌舞的民族。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著名的哭嫁歌,全面诠释了土家族独特的婚姻文化。

二、“哭嫁歌”涵义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经历过封建制度,掠夺婚姻、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就起源于封建制度。土家姑娘出嫁时以哭嫁的方式,表达对封建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制度的不满,反应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抗。笔者出生在土家族的一个小镇,从小接受土家文化习俗的熏陶,我认为还有另一层含义:新娘要远嫁,要离别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亲友,以及从小熟悉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重新生活,因此她的感情十分复杂,而哭嫁则是在面对这种巨大的人生转折时土家姑娘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和与亲人难分难舍之情。每个新娘出嫁前从自然的哭演变成必须哭,久而久之形成了闻名的土家哭嫁文化,这种文化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较强的艺术性。

三、土家哭嫁的音乐性

哭嫁是一种民间习俗,哭嫁歌是以哭代唱、代诉三种元素相互融通的艺术组合形式。我见过土家姑娘出嫁时的哭嫁,那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哭嫁,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哭,不如说是唱,边哭、边唱、说唱结合,有其独特的音乐性。

1.哭嫁歌是一部完整的多声部叙事性声乐套曲。有领哭、对哭、独哭、齐哭、轮哭、合哭等。领哭就像宣叙调一样,散板,无旋律感,歌词零碎,这个领哭者可以是新娘或是新娘的母亲、姐妹、姑妈、姨母、长嫂。领哭是哭嫁歌的开场序曲;哭到伤心处众哭者跟进来哭,据我所见这时候哭声开始有旋律了,旋律优美凄凉,婉转动人,催人泪下,节奏悠扬自由,还带着长长的气声。没有固定的歌词,哭歌者根据自己在家中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用不同的歌词,一般是即兴的,由于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人参与,哭嫁歌就变成了多声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音色,这种不同音色的哭嫁构成原生态合唱独特的魅力。

2.哭嫁歌是无伴奏的多声部叙事性声乐套曲。哭嫁歌没有伴奏,哭唱者自定音高,声部自然和谐,根据情感需要声音控制有起有伏,强弱交替出现。根据民间音乐家们的记录,自然形成民族调式,整套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魅力。

四、土家哭嫁的艺术性

哭嫁是一门综合艺术,有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故事情节完整,歌唱语言灵活,和声音乐和谐,多重性格的人物表演,有服装道具的巧妙运用等,这些都充分的说明哭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这里我们不妨先从哭嫁的故事情节说起。

1.哭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新娘出嫁时,从说媒,到男女主人公恋爱、出嫁、娶新娘等过程进行哭诉。从时空上给哭嫁创造了一个展示人物艺术的空间,使作品能更准确的反应土家族独特的婚姻文化。

2.土家族哭嫁的语言灵活。哭嫁歌没有固定的歌唱,主要是即兴,但每句歌词的句首必须称呼对方,不同角色和人物根据自己在社会和家里不同的地位和身份歌词各异,歌词对心情的表达程度还根据演唱者不同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和所具备的文化修养而不同,女主人公通过哭可以表达她要离别父母和亲友那份难舍难分的情感。骂媒人搬弄口舌,将她和父母分离,因此曲调多反复、自由、长短不一,衬词较多,尾音较重,还能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哭嫁歌的宣染力。土家哭嫁的这些语言特点,赋予了土家族民俗音乐“哭嫁歌”独特的艺术内涵。

3.道具的运用。哭嫁歌对道具的运用十分讲究,如凳子,有高有低,长辈坐高的晚辈坐矮的,新娘是趴在长辈的腿上或肩上哭。手绢,两个用途,一是用来遮住只是表演并没有流泪的眼睛;二是哭到伤心流泪处用来擦眼泪。哭嫁时,有坐在床上哭的,有爬在床上哭的,哭嫁很消耗体力,表演者累了就躺在床上或趴在了床上。总之,普通的道具在哭嫁时都成为了艺术品。

五、哭嫁的传承性

哭嫁是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俗音乐综合艺术,它既体现了丰富的土家文化,更体现了土家族文化严谨的艺术性。2004年底,土家族哭嫁歌等已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保护的民族文化保护对象。那么传承就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了。

笔者认为,首先要到民间去寻找一些原生态的哭嫁专家,培养一批优秀的传承人才,树立典范,加强对哭嫁歌的传播,使之成为哭嫁文化的真正传人。其二,武陵山各地区不同特点的哭嫁文化进行交流,加强横向联系;尤其是旅游业,因为旅游业与民族民间文化相互依存,适应时代的发展,传播更广泛。其三,到土家族生存的环境中去探询,深入了解哭嫁歌,感受哭嫁歌的情感体现,使之形成完整的文本记载,给人们提供静态的土家族哭嫁文化的展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彭继宽、姚纪彭.土家族文学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

社,1989.234.

[2]周兴茂.土家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转型[M]北京:中

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22.

[3]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98.

作者简介:

谢小燕,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上一篇:试论电视语言的创新 下一篇:探究赫哲族鱼皮艺术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