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普查切莫忽视地质研究成果

时间:2022-07-02 02:46:13

土壤普查切莫忽视地质研究成果

在实践上脱离地质学基础的土壤学也是难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

湖南省政府2014年5号文件《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的“实施内容与重点建设”有“组织开展稻米镉超标和产区土壤镉污染普查,摸清土壤镉污染和稻米镉超标的分布区域、面积和程度。省农业厅根据普查结果,牵头制定污染耕地结构调整方案,报省政府审定后由区市县政府组织实施”。这一点对解决近两三年来的“湘米镉超标”问题有紧迫的现实性。

《意见》的实施主体当然是农业部门,但国土资源部门数十年的农业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和经验对科学地有的放矢地实施《意见》的作用绝不能忽视。

农业资源包括土壤、水、品种和人力等资源,其中的土壤资源是基础,是其他资源的载体。土壤学现在是农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科学,它与地质学源远流长,在未形成一门独立科学之前,它是附属于地质学的。

国外在19世纪中期一些著名的地质学开创者,如法鲁、李希霍芬等就用地质学观点研究土壤。当时专门研究土壤的德国科学家费斯克就说过“土壤过去某个时期曾是岩石,而现在又正在形成岩石,从岩石学观点看,可以把土壤看做是一种独立的土质结构的岩石”,故此一时期在土壤学历史上称为“农业地质学时期”,之后出版了一部《农业地质学》进行了概括。我国对土壤研究起步要晚,到1930年7月,才有当时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委托中央地质调查所筹建土壤研究室(是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前身),研究人员就是地质学家。湖南则在1937年首次在衡山、湘乡一带进行土壤调查,是由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所完成的。

当土壤学从地质学中脱颖而出后,就与地质学分属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部门。但一些远见卓识的土壤学家还是认为土壤学必须与地质学相结合:我国土壤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李连捷院士,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论及地质学在土壤学发展中的意义,在1992年撰文指出“忽视了地质学,在理论上影响了土壤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上脱离地质学基础的土壤学,也是难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并预言“着手把地学作为土壤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为时将不会过久”。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地质部门掀起了农业地质研究热潮,本人在湖南由原省地矿厅、原省计委和原省科委支持下在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4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湖南农业地质概论》,2008年地质出版社出版了《湖南农业地质及其应用》。2002-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湖南省政府合作开展“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湖南省面积的18.4%,共采集土壤(为主)、岩石、水体、大气、生物等实物样品14万件,获取各类数据210万组……这是国内少有的农业地质特大项目。

但时至今日,湖南的农业地质成果只是地学部门建设湖南农业的主观愿望,并没有被农业部门客观应用。因而所有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取得的农业地质成果几乎束之高阁。现在湖南省政府的《意见》为国土部门的农业地质与农业部门的土壤普查,主观愿望与客观应用的结合创立了最好的平台。仅以其中的“摸清土壤镉污染和稻米镉超标的分布区域、面积和程度”,就能从《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210万组数据的再开发中获益匪浅。对洞庭湖区土壤和米镉的普查及科学评价,在湖南具有标杆意义。如实施者忽视了已有的农业地质成果,将会造成时间和经济上极大的浪费。

上一篇:众口百味,食养有道 下一篇:十问二次土地调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