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二战纪念性雕塑,再述公共艺术精神

时间:2022-07-02 08:13:30

对话二战纪念性雕塑,再述公共艺术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无论是规模范围、剧烈程度,还是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影响之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争,使人类蒙受了巨大灾难。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所带来血的教训,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潮流。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使人们牢记战争的痛苦,纪念在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表达人类心向美好,追求和平的主流意志。在作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载体中雕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笔者搜集对比部分二战纪念性雕塑的典型案例,试从以下方面归纳论述。

一、创作题材

每一座二战纪念性雕塑都会在不同角度和程度上表现这场灾难,这些创作题材或是纪念某场战役胜利,或是表现英雄丰功伟绩,或揭露法西斯组织的恐怖行径,或表达人们对和平的美好愿景,不论何种题材,这些公共艺术都向公众暗示出反战的精神指向。

1.刻画具体人物

在二战纪念性雕塑中表现的具体人物既有英雄将士,也有贫民百姓。通过这些具体人物的艺术再现,不仅可以看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物形象的个性,也可以感观在灾难中所有人的共性。

由南斯拉夫雕塑家弗拉涅・科尔什尼奇1964年设计创作的《铁托元帅纪念碑》(见图1)总高近5米,总重约2.5吨。铁托身穿大衣,表情庄重、两眼炯炯有神地凝视前方。雕塑造型简练明快,整体感强。铁托的外形只用几条接近垂直的边线勾画出来,除去军大衣上襟翘起一角之外,全身几乎都用平直的大面构造而成。这种创作方法与罗丹的《雨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的体面关系传达了人物的昂然性格,表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统帅气质。人物右肘稍稍弯起,两根手指伸展,给人一种手臂即将抬起的动感,因此雕像富有了生气,使这座纪念碑充满活力。南斯拉夫另一著名雕塑家奥古斯丁基奇也为铁托塑过青铜像(见图2),写实手法也很精彩。人物作踱步思考状,头微低,眼神深邃,双手背后,形象丝毫不减伟人风度。两座铁托雕像,雕塑家虽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但都将铁托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足可见雕塑语言之丰富。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中的《卓娅纪念碑》(见图3)塑造了一个年轻女英雄形象。在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中,卓娅和弟弟舒拉先后英勇牺牲,后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的母亲写了《卓娅和舒拉》这本感人的小说,来纪念她为国捐躯的孩子。这座纪念像展现了年仅17岁的卓娅牺牲时的光辉形象。雕像极富动感,人物骄傲地昂着头挺着胸,双手向后似乎要插上翅膀飞向祖国。

2.表现具体事件

与表现具体人物的雕塑相比,以战役、屠杀等具体事件为表现对象的纪念性雕塑更加注重历史的准确性、事件的情节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具体事件既可以用具象形式来刻画,也可以利用抽象手法来表现。

二战之前,十几米的纪念性雕塑已算大体量工程,而二战后的几年,城市建筑向高层发展。变化着的城市建筑要求表现重大题材的纪念碑要相应地向高发展,使其体现应有的宏伟气势。苏联《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见图4)大型纪念碑综合体的主体像《祖国,母亲》建立在山岗的最高点,“母亲”高举利剑,昂然挺立,号召苏联的子民拿起武器,保卫斯大林格勒!这里的“母亲”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所以,她的体量和尺寸自然要分外醒目,才能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雕像从脚到头顶42米,连同举过头顶的长剑共高84米,加上底座共高101米,足以使人感到气势磅礴。

坐落在波黑的《苏捷斯卡战役纪念碑》(见图5)的作者是南斯拉夫的米奥德拉格・泽克维克,雕塑高19米,两块峥嵘的巨石的棱角针锋相对,象征着双方战争对抗的强大力量,碑壁上刻有这次战役中的种种感人事迹。这座雕塑纪念的是南斯拉夫在二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军民一举粉碎德军的围攻,胜利突围转移。这种抽象雕塑造型的体量和空间场域的尺度诠释了作者对战争的理解。

3. 非具体形象造型

在二战纪念性雕塑中,除了刻画具体人物、表现具体事件的作品之外,还有一类是非具体形象的造型呈现,这些造型突破了纪念性和叙事性的视觉显现,社会效应和审美效应更加融合统一,具有更强的公共艺术特性。

在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与三军防务学院之间有一组奇特的玻璃墙,被称作“和平墙”或“和平门”(见图6)。这件公共艺术形似拱门,受耶路撒冷哭墙自由地启发,它长16.4米、宽13.8米、高9米,用金属架和有机玻璃等材料建造,透过这扇和平门可以看到矗立在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它的两侧纵横各四列柱子整齐排列,共有32根,墙体和柱子上都用32种语言醒目地写满“和平”,表达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

《澳大利亚二战纪念碑》(见图7)建于1929年,成方尖石塔形,现在它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人们在这里举行各种纪念仪式,为参战士兵献上花环。这座纪念碑下部分内墙刻写着7000多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其他大小战役的死难者名单。外墙上的青铜装饰面则篆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近4000名牺牲者的姓名。

二、创作风格

以二战为主题的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不同的形式语言和空间方式,强调公共艺术应对历史的罪行进行控诉和警示提供积极性的引导,旨在提升社会精神和公众精神层面的认同和培育。其创作风格可以归纳为具象表现、抽象表现、意象表现三类。

1.具象表现

坐落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的《硫磺岛战争纪念碑》(见图8)的作者是二战期间一名战地艺术家弗里克斯・德沃尔登。这座纪念碑是一座高约10米的6人铜像,描述的情景是战士们将美国国旗插入脚下黑色花岗岩上的那一刻。雕像以1944年2月12日美联社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在日本曾经占领的硫磺岛上拍的一张升起美国国旗的照片为蓝本,用以纪念二战后期发生在硫磺岛上的其中决定性的一场战役。具象的雕像铜的青绿与海军绿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选用与硫磺岛黑色火山灰相似的黑色瑞典花岗岩作为雕像基座,也显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2.抽象表现

由建筑家Georges Henri Pingusson 设计、完成于1962年的《法国被驱逐者纪念堂》(见图9)以更为经济的手段,创造了更为浓烈的感人氛围。作品位于塞纳河的中段,在斯德岛即巴黎旧区的边缘,几乎是隐伏在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群背后。沿着两个陡峭的扶梯下去,是一个高高的水泥墙围城的三角区。人置于其中有一种入狱的感觉。作品实际上是一个大天井,周围有令人悚然的铁栅,屋顶低矮、幽谧阴森的地下室,长长的黑暗的走廊,只是在远远的尽头,有一盏孤零零的灯。水泥墙上布满了闪烁的石英卵石,意在模仿犹太人在坟墓上镶嵌石子以示崇敬和哀悼的习俗,这里石英卵石象征被从法国驱逐的20万犹太人。纪念碑的抽象表现塑造了一种由阴郁、黑暗到光明的气氛,旨在警告人们战争的危害,并希望人们珍惜和平的环境。

3.意象表现

俄国《玛玛耶夫岗阵亡将士纪念大厅雕塑》(见图10)由乌契蒂奇与马特罗索夫等雕塑家合作,于1967年建于玛玛耶夫高地,位于伏尔加格勒城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扭转了苏德战争的局面,是决定德军失败的关键性战争。玛玛耶夫高地是当年进行激烈战争的地方。在这块高地上,“战争结束的时候,金属比土还多”。这座综合体不仅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的、由上而下的立体式布局,中央大厅有一只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巨手,举着“永不熄灭的火焰”,厅内不时播出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舒曼为拜伦的诗作《英雄颂》谱写的乐章《幻想曲》,拜伦的诗这样写道:“为了自由,光荣牺牲,你将永垂不朽。”低沉的乐曲、跳动的火焰、丰富庄严的雕塑使《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英雄纪念碑》综合体现了戏剧般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意象的表现方式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让欣赏者的耳与眼同时在感受公共艺术之魅力。

三、价值作用

从公共艺术诞生时起,就与其场域效应、公众评价、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二战纪念性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同样担负着宣传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颂扬普世价值观念和纪念国家民族重大历史事件等重要的功能,具有多方面价值和作用。

1.发挥创意思维,承载和平信念

安得烈・罗杰斯创作的《见证柱》(见图11)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托克郊外的一条普通的街上。此件公共艺术作品是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中心设计的,一组六件,每件六米半高,《见证柱》既不炫耀做作,也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罗杰斯并没有渲染大屠杀的残酷性,而只是提供了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以大量照片为资料,在研究中心入口旁的六根青铜柱架上制作了76块浅浮雕嵌板,以精确的文献为依据展示了第三帝国的反犹政策。详尽地刻画不仅增强了这些浅浮雕的力度,也赋予其惊人的真实性。《见证柱》意在唤起极端痛苦的记忆,对于毁灭人性的罪行的记忆,也承载了艺术家向往和平的意愿和对人类生存欲望的肯定陈述――呼吁人类文明的延续。

2.公共空间展示,宣扬教育作用

雕塑《八女投江》(见图12)作者于津源,作品取材于发生在东北牡丹江边“八女投江”的抗日历史故事。在构思上,作者意在表现女战士们即使弹尽力竭、死亡在即,但仍然斗志风发,抱着枪支,抬着战友,战斗到底的决心。动态各异的八位女战士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走在前面的年龄偏大者起了领导作用,她手中抱着较年幼的姐妹,率领着战友向江中走去;其右后方是一个手握钢枪的女战士;左后方是一双目失明的女兵,牵着前面人的衣襟在摸索着前进;跟随其后的是两个抬着伤员的朝鲜族女战士;队伍最后面有一女兵还在继续作战,掩护着全体。后面的人物处于略高一些的位置,使雕塑的构图成波浪形起伏状。1982年由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教师们放大成高8米、长17米、宽3米多的巨型花岗岩石纪念碑作品,历时4年完成,安放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对广大民众具有宣扬教育的作用。

3.使人思想共鸣,具有感化作用

1940年德国发动入侵西欧的战争时,突袭了鹿特丹这个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狂轰乱炸后,荷兰人民世世代代勤劳建成的一切变成了废墟,短短几天,荷兰就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被毁灭的城市纪念碑》(见图13)位于鹿特丹港入口处,作者是雕塑家奥西普・扎德金。从那沉稳的基座上,立起一个高举双臂、昂首向天而啸的巨大人像。那极度夸张的又长又大的手臂,那大幅度的肢体变化,那掏空的胸腔,那变形的面孔,都以激情洋溢的方式,宣泄着受难者的痛苦和悲愤,幸存者的抗争和期望。作者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只保留了人体基本结构,运用立体主义块面分析处理,结合表现主义的创作精神,对整个雕塑的形体做了极富韵律的变化重组,从而创造出一个艺术上十分真实和成功的纪念碑。形式感的追求与真挚的情感统一在一种水融的完美境界,感化着从此处经过的每一位观众,使人产生思想共鸣。

4.塑造人物事件,具有纪念作用

俄罗斯《布列斯特要塞纪念碑》(见图14)建在布列斯特西郊穆哈维茨河流入布格河的入口处,这里是德军从波兰进入白俄罗斯的门户。纪念碑由群雕组成,包括星门、刺刀方尖碑、战士胸像和匍匐战士像。周围是要塞的围城墙和护墙运河,墙上保留着当年布满的弹痕。主雕是方尖碑和战士胸像。方尖碑形似刺刀,由钛等合金做成,高百米,刀尖向上,直冲云霄。战士高34米,他垂首俯视,怀念长眠在地下的832名战友。在他面前正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纪念逝去的民族英雄。

5.美化生存环境,净化人之心灵

我国现代雕塑家贺中令创作设计的《九・一八纪念碑》(见图15),建于1991年,坐落在沈阳市东北望花立交桥旁一块开阔地上,这是一个巨型的雕塑建筑。它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它是一座记录庄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该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博物馆造型的创意构思绝无仅有,寓意深邃耐寻。整个雕塑是一本打开的、标明特定日期的台历,上面赫然镌刻着一个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的中国国难日,也是中国人民没齿难忘的国耻日。花岗岩材质的表面布满弹痕和骷髅,让人刻骨铭心。其内部则是详尽介绍中这一历史事件的现代化展览馆,艺术性与实用性、雕塑与建筑恰如其分的协调一体,充分发挥了雕塑的装饰作用。

6.建设人文景观,成为城市标志

拉波波尔特1948年创作的《华沙犹太人英雄纪念碑》(见图16),上面刻有“献给犹太民族――他的英雄及烈士们”的献词。雕塑人物都是英雄般的壮伟,具有苏维埃工人阶级的坚毅果敢。作者对华沙犹太人悲剧的描绘强烈而富于震撼力,人物形象的设计具有丰富的灵感来源:裸胸的女性使人想起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华沙犹太隔离区暴动的年轻领袖莫迪・凯阿涅莱维奇,被塑造成苏维埃工人;前面蹲跪的人物看上去像《旧约》里的预言者;右下角倒下的人与罗丹的史诗作品《地狱之门》中的一个悲剧人物相似。这座纪念碑是民族的象征,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现今已成为悼念二战死者和各种抗议活动的政治集会的地点,在城市中发挥着政治标志的作用。

这些雕塑书写了一部生动的战争史,对它们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我们通过多视角来了解这段黑暗历史的方方面面。当二战的亲历者慢慢逝去,悲剧在人类记忆中逐渐淡化,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和纪念将越来越重要。二战纪念性雕塑大都是用公共空间的造型艺术再现本国和地区反法西斯斗争历程和光辉形象,给人以生动的教育和鼓舞。每一座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雕塑,都是一座纪念碑,如同一名名钢铁战士矗立在世界各地,守护着当地的和平之花。它们是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反法西斯工具,担负着向公众展示和阐释这场灾难的责任,其公共艺术精神帮助人类反思过去犯下的错误,使人们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上一篇:方直骏发冲淡之美 下一篇:乡村密码的城市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