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现代物流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08:17:03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现代物流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和技能,并找出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建构。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协助学习、教师引导提炼的新模式。首先,从教师的角度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任务入手,使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本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具体分为课前准备、情境导入、设置讲解任务、分析解决任务、评价小结和总结并巩固成果等六个步骤。整个实施过程涉及的课时既可以单课时,也可以是多课时,具体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时,在课前所付出的工作量要比在传统教学更多。其中,如何创设课前导入的情境、设置任务、制作技能任务书、预设学生完成任务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设置评价的方式、制作PPT等都是教师们必须重点准备的内容,既包括对教学的设计,也包括对学情的分析。有时为了使设置的任务更具形象、贴近实际,还必须制作各种教具、准备各种视频图象资料。

例如,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课前都必须制作《技能任务书》,并在课堂发放到各个小组长手中。《技能任务书》将作为学生协作学习并完成任务的载体,明确学生学习任务,记录学生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也是教师了解各组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评价学生的依据。

二、情景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包括直接导入、经验导入、直观导入和设疑导入等。而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我们更多采用的是情境导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在创设情境时,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例如,在讲授课题“物流的分类”时,为引出本节课“物流企业名称接龙的任务”,抓住一年级新生对日常生活碰到的物流现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众所周知的大型物流企业名称。由于这些企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下子就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了解其他物流企业名称的积极性,引出“物流企业名称接龙”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从物流企业名称中分析掌握物流分类的学习目标。

三、设置讲解任务

要落实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依赖课堂的学习任务。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它既可以是一系列模拟现实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真实性案例,还可以是一个游戏,都可以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问题。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否有效实施的关键。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当讲解、拆分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

例如,在讲授课题“物流的分类”时,可设置一个物流企业名称接龙比赛的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接力写上物流企业名称的比赛,所有组员都必须参加,坚持到最后的小组为胜利方,并获得加分。通过让学生寻找物流企业名称来进一步了解物流的分类,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迎合了中职生好胜的心理。

四、分析解决任务

教师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向学生抛出了橄榄枝,接下来分析和解决任务将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告诉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搜集哪些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资料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会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从而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

例如在讲授课题“物流与商流的关系”时,可设置学习任务“物流与商流可否分离,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两者会如何分离”。学生接到该任务后,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可以查阅课本,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各组成员讨论热烈,并在技能任务书上认真做好记录,最后由组长面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五、评价小结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必须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可以赋予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的权利与职责。小组长必须在每次学习中对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由教师事先设置打分的级别)。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学生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结果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既可选择在小组长回答时逐个点评,也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各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同时,教师既要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也要对小组中的典型成员进行个别评价。除口头评价外,教师还必须结合一些奖励制度,才能使评价更加有效。

六、总结并巩固成果

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总结,才能确保任务驱动教学的完整性。总结知识点是教师对课堂的提炼和升华,为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提炼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同时,通过布置课后任务来巩固学习成果。课后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材抄写,而应是对课堂学习任务的拓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更多的学习资料,或解决更高层次的问题。

上述六个步骤,构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流程,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更具有引导者、导演者的角色。教师除了要做好大量课前准备外,课堂上更多是引导、掌控、评价、总结、提炼,这对教师综合能力将有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银行系资管如何“单飞” 下一篇: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