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入

时间:2022-06-29 06:56:36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入

为保证物理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的教学效果,物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具有人文精神渗入的思想意识,把握好人文精神渗入与相关问题讨论的关键点,使课堂氛围融洽和谐,使学生乐于学习。

一、人文精神渗入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渗入人文精神的目的是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在物理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渗入的相关原则是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1. 人文精神渗入物理教学的原则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渗入人文精神需要注意相关的原则,教师需要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使用正确的方法。不可主观臆断,以偏概全,主次不分。

首先,高中物理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提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直接决定着学生所学习的具体知识内容。“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就要求物理教师有着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广大的物理教师要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不断通过读书与实践增加知识储备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

其次,在物理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的过程要做到恰当合理且使物理知识与人文精神保持一定相关性。物理教师切不可认为在课堂渗入人文精神就是给学生多讲大道理、说圣贤故事、谈人生梦想等。教师要善于在细节中下手发现每个知识点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循循善诱地在无声无息中将人文精神渗入到物理教学中。

最后,物理教师所渗入的人文精神要符合主流思想,有益于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今社会竞争压力较大、人们烦恼普遍较多,教师绝不能在渗入人文精神的同时有抱怨、忧愁等消极之语;但是也不赞成教师精神过于激进和偏颇;总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和颜爱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2. 物理教学课堂中渗入人文精神的方法

为保证将人文精神更自然地渗入到物理教学中和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授课时教师需要应用正确的方法。

物理教师要将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物理教学中,不可过于模仿和做作,而且要着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要激励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人文精神渗入物理教学的相关案例

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案例

探究题目为:在真空中,10Kg重的铁球与1Kg的棉花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哪个先着地?显然,这是一道经典的物理题目,多数教师都是机械地依靠公式进行讲解,套入公式,未找到引用源。通过计算可知,下降高度相同且初速度相同两个物体下降所需的时间相等,下降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经笔者实践,这样讲解没有丝毫趣味可言,学生也没有事对该问题留下深刻印象。若在该题目中渗入一定的人文精神,该情况则大有改观。

例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了亚里士多德曾经通过观察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而亚里士多德错就错在主观臆断性太强,没有经过实验,仅靠观察就下定结论。如此来教导学生,凡事不可靠主观臆想,要重视实践。通过如此引申,学生很快轻松记住了该结论,并且课堂氛围较好。

2. 探究楞次定律的案例

楞次定律的主要应用是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是电磁学磁生电部分的关键定律,在电磁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此部分讲解抽象,理解困难。如果不在其中渗入一定的人文精神,课堂教学过程可能会受到一定阻碍。

楞次定律由实验引出如上图所示,当磁铁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闭合电路会产生感应电流。楞次定律的具体描述是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其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又会产生感应磁场,而此感应磁场会影响原磁场的变化。这其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是何事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的统一整体。另外楞次定律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达方式,这其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事物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产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付出必有回报,不能坐享其成。

上一篇:点亮心灯:一例暂时性学习困难案例分析 下一篇:银行系资管如何“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