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PPP模式对建筑企业的机遇与风险

时间:2022-07-10 10:21:06

试论PPP模式对建筑企业的机遇与风险

摘要:PPP模式已经成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模式,给许多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为建筑企业拓展投资平台、为建筑企业拓展获利空间。当然,PPP模式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挑战――政府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和企业经营和管理理念分歧、决策失误引发风险。

关键词:PPP模式;概念;机遇;挑战;措施

在经济行业中,众所周知,收益和风险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经济因素,高收益很有可能会伴随着高风险的出现。建筑企业在享有PPP模式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企业也需要面临政府和市场带来的风险。投资分析决策、特许权授予、担保、产品或服务购买、土地提供和税收优惠等等方面都有着政府背景大的干预。如何有效处理风险,成为建筑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PPP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条件

(一)PPP模式的相关概念

PPP模式是现代建筑业中新型的比较先进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它运行的原则主要是“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模式使政府和私营企业在法律规定和社会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实现了高效的合作,前者授权并对后者进行有力而严格的指导和监督,后者在前者的引导下,把握市场规律自行出资、参与施工和进行项目的经营。双方在制度和生产资料方面各尽其责,共同分担风险、获取利益,共同为社会服务。这种模式打破了资本结构单一的尴尬局面,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整个城市的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的地位转变

建筑企业作为PPP模式的主要运用群体,既是推动PPP模式发展形势和影响PPP模式利用质量的主要力量,也是深深受着PPP模式内在规律影响的单位。在以前的常见具有模式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权利是属于政府的,政府或者国有控股公司主要负责资金、承担风险、分取利益。而PPP模式把企业的主体地位推到了第一位,政府成为监管单位,对企业又引导和监督作用,但不再是工程的责任中心。

(三)PPP模式的发展条件

PPP模式是顺应当前中国的经济特殊形势崛起并盛行的,他照顾了当前城市化飞速发展对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要求,只有高效而科学的融资模式才能支撑大量的城市建设规模。此外,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和负债状况也对PPP模式伸出橄榄枝,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独力承担大量的基础设施费用,必须利用PPP模式借助私营企业的资金力量。政府加快改革和提升政府资金使用绩效,改善民生也给PPP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为建筑企业拓展投资平台

PPP模式给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使企业可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展拳脚。首先,企业拥有了更多的投资项目,可以在更广的投资对象范围内进行业务经营。由于此前基础设施建设是由政府占据主导位置,企业只是施工环节的执行者,其身份如工人无异,但是PPP模式让企业得以在这个领域投资管理。

(二)为建筑企业拓展获利空间

此外,企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人,与政府共同承担收益,因此企业在建筑物利益分红中的比例大大提高。企业可以增加自身在经营建筑项目过程中的利润,且可以保持企业的利润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制定和长久利益实现。

三、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挑战

(一)政府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从PPP模式在内陆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以后,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加以支持,但是这些政策中某些条款由于与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有落差表现得不够科学,所以难以施行。作为PPP基本法的“特许经营法” 立法已经经历了几年的起草和商榷时间,但是仍然没能尘埃落定。以上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运营PPP模式的风险。

(二)政府和企业经营和管理理念分歧

其次是在经营统一建设项目时,政府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从而在项目的施工实践等等过程中产生分歧。企业作为社会公众权利的维护者,以为人民服务为办事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可能会偏向于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而企业则是盈利机构,他们在项目运营中有很大的私利观念。

(三)决策失误引发风险

在项目建设和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由于某些投资的主要负责人和单位在投资时,盲目选择方案,只是把PPP模式当作融资的工具,而不是以提升项目的运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为社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为终极目标,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都可能导致项目的经营不善,从而影响良好的资金回报。

(四)政府和企业地位的严重不平等

更为明显的,是企业和政府在运用PPP模式进行项目的经营时,双方的地位出现严重的不平等。政府部门在许多普通群众和企业经营者的心目中,还站在官位的神坛上,而且政府所所掌握的监督职能会给企业带来束缚,某些政府官员可能会不正当地利用职权,从而阻碍企业正常经营的顺利开展。

四、企业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规对PPP融资的指导和监督力度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是个法制十分健全的法治国家,各个行业、各种社会行为与活动都受着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条文来规定建筑行业的PPP融资活动,且体系层次繁杂,这些层次内部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内容又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做着调整和转变。颁布不久的法律很可能转瞬就过时了,如果企业不随之加以改变,就不能正确把握整个PPP模式的前进方向,有损收益甚至于产生破坏作用。

(二)把握经济规律防范企业融资风险

PPP模式归根结底也是经济体系中融资行为的一种,虽然情况很特殊,是针对与公众社会利益直接挂钩的基础设施建设,且此种融资行为比较直接且明显的牵涉到政府的势力。但是,在利用PPP模式经营,且希望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时,需要明确这是一种经济行为,并用经济规律加以指导。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求融资方式要合理,把融资风险降到最低,并尽量减小成本。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要充分进行科学规划,选择对自身最有力、合理合法的渠道。投资企业拥有充裕资金时,将会降低融资数额,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要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范围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

五、案例分析

总之,PPP模式对于建筑企业是一项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建筑企业必须在市场中站准位置,采取科学的措施,迎接挑战,处理风险。尤其是上市企业更要如此。

目前,已经有诸多企业加入PPP融资模式的大环境。比如新筑股份公司公告:拟投资30亿元,采取公私合营模式(PPP)建设中国西部第一条有轨电车示范线。现资在2014年10月22日公告,公司全资二级子公司现代环境与各市县人民政府签约了五个环保项目,其中包括固废处理中心二期PPP合作项目(投资总额8000万元,长期经营)。普邦园林公司公告与淮安市白马湖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签署《淮安市白马湖森林公园项目PPP 合作协议》,负责淮金公路东侧、旅游公路两侧项目施工,投资概算不超过10 亿元。白马湖项目是既狮山博爱湖项目后公司在2014 年再次签订的市政大单,显示出公司在市政业务扩张步伐逐步加快。

上市企业可以选择那些规模较大、需求较为稳定、长期合同关系较清楚的项目,如供水、供电、通信、轨道交通、公路基建等等项目,加以发展。

六、结束语

PPP模式作为一股新兴的势力,已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赢得了许多政府和建造企业的青睐。建筑企业为了顺应经济形势、科学地处理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建筑行业首先需要,明确PPP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条件、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的地位转变。在了解PPP模式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从建筑企业自身出发,寻找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为企业扩大利益空间。

参考文献:

[1]于跃.中国公租房项目PPP融资模式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

[2]郑泽川,宗和.PPP带给建筑企业的机遇与风险[J].建筑,2013

上一篇:三元悖论的灰色地带 下一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