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著作权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01 06:16:13

广播电视著作权问题研究

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近年来成绩卓著,但违规、侵权播出时有发生:节目形式的创意得不到有效保护,致使“克隆”电视节目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音视频产品制作业上游盗版猖獗;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版权权利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等。一方面盗版盗播严重损害了电台、电视台的利益;另一方面,一些节目制作、播出后,权利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广播电视的社会形象。

著作权也叫版权。广播、电视、电影、广告、游戏、多媒体等都离不开背景音乐,使用录音制品不给著作权人付费现象依然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就从广播电视使用录音制品著作权问题进行探讨。

广播电视作品版权现状

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示例,节目来源主要渠道:各频率从业人员采制;通过市场途径采购;兄弟电台交流交换;唱片公司赠送或贴片广告;播出后积累的节目资料。

从这可以看出广播电视节目版权现状有以下几种:版权所属不清的:媒体采制的没与受访者签约;交流交换的节目;版权全无约定的:库存节目;口头约定但无书面确认的:采购节目和唱片公司赠送或贴片广告的。

节目版权问题带来的困惑

库存节目版权问题。占有作品不等于拥有版权,如同一本小说的购买者购买了小说不等于就拥有了小说的著作权。著作权保护的是内容原创。建台近60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积累造就了一个库存开盘带7万盘,唱片2万盘,钢丝带400盘,数字光盘8500多盘的资料库,由于版权状态不清,全无约定,理论上用于播出前,应逐一确定权利状态,找到著作权人并通过谈判协商补签版权合同。但在操作上一是成本过高,二是有些版权人已经做古、佚名、失传,几乎没有可行性。法律虽然规定使用发表50年后的作品不用支付权益人版权费,但与时代同步的各类艺术作品要尘封50年后再播出、传承吗?

新闻类节目的著作权问题。著作权法把新闻报道中使用音像制品作为合理使用,同时规定口头作品受保护。学术界就在争议,大型访谈节目中嘉宾的观点有没有版权。

公益节目、指令性播出和文化传承的版权问题。著作权法规定使用的目的和性质是公益性而非商业性和娱乐目的,可作为合理使用,但是我国媒体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它既是社会公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同时又有市场机制。最典型的是指令性播出和文化传承节目,完全没有市场行为,如播出抗战胜利歌曲、“五个一工程”展播时,著作权人就将播出机构到法院。

付费标准的制定问题。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理论上探讨付费办法:

一是按次付费,播一次付一次,看似公平但操作难度大;

二是按收入比例提取版权费,但各地区经济差异大,广播、电视发展不平衡。

三是按不同标准付。如省一级付多少?省一级再按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分别制定标准;

四是反复播出的怎么付费?文艺和音乐作品的特点就是听众喜闻乐听,反复播出,首播和重播是否一个标准。

付给谁的问题。按国际惯例,播出机构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交纳版税。在获得著作权人授权的基础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向使用者发放作品的使用许可、收取作品使用费,并将使用费分配给权利人,对侵权提出诉讼等。随着国际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各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逐渐建立起国与国之间的集体管理组织的相互代表协议制度,即两国的集体管理组织根据协议各自代表对方在本国范围内管理对方权利人的权利。所以,如果没有集体管理组织替作者主张权利、替使用者转付报酬,法律规定的权利很难实现。我国近年先后成立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音像著作权协会三个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如果对著作权人逐一谈判付费,不现实。如果付给著作权人集体管理组织,如音乐作品付给音协,可并不是所有的词曲作者都加入了音协。使用没有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著作权人的作品,怎么办?

另外,目前我国著作权人集体管理组织还不完善,很多著作权人授予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状态也不一致,有的作者自己管理三项授权七项,有的自己管理五项授权二项。不授权就不能使用,都不能使用的话,播出就面临“无米之炊”。

依法进行版权管理,促进广播电视健康发展

尽管困难重重,但依法进行版权管理大势不可逆。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摆正两个关系、坚持一个原则、做好一个平衡。

著作权人和传播机构的关系。互依互存,相互受益。无表演者、无作者,传播是无源之水;没有传播,表演者的价值无法实现,播出让表演者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因此给付报酬应是双方相互的义务,播出机构付版权费,版权人给播出机构付宣传费或推广费。

著作权与保障创作者的关系。版权保护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作者和艺术者致富,最终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创作者不等同著作权持有人,因为不少作品(尤其是商业电影、流行歌曲)的著作权持有人多为商业机构(如娱乐机构)。著作权带来的报酬大多到了商业机构。因此著作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究竟是保障了谁的利益,是创作者还是商业机构。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便因垄断著作权收益(2005年为99.3%)而备受批评。

技术中立原则。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技术甚至扮演了侵害著作权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音乐压缩格式MP3的发明大大减低音乐档案的容量,使人们重制或在网上传输音乐档案更为便捷,未经许可而使用他人著作的行为也大大增加。事实上任何一项新技术不被正当使用,就可带来其他侵害,录影机可以用来合法录制有著作权的录像带,也可以用来违法重制,这并不能认为录影机和MP3的制造商或经销者在侵害著作权,此即所谓的技术中立原则:法律不会因为新科技或技术可以作为侵权工具,就认定该技术提供者必须负侵权责任,须负责的是使用该项新科技或技术的管理者。

保障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平衡点。著作权是用给予创作者合理报酬的方式鼓励创作,从而保护创造力。这种权利制度使创作者确信在传播其作品时不再担心遭受未经许可的重制或盗版。因为这种制度性保障而不断产生的创意使全人类享有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及娱乐。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于知识的累积,人类基于过去社会经验的传承得以更加快速地发展,如果过度保障著作的私人权利,将使得资讯无法流通、知识亦无从累积。因而有人主张知识权是人类公共财产,应由全人类共享,而播出机构传播了知识和文化。应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利益以激发思考及促进人类文明继续进步二者之间建立一个平衡。

加强版权意识,采取对策积极应对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只要是作品就有版权,用了就要交费。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那些名声大、有影响的作品被索取版权费的概率更高,相当多的侵权行为还没有受到处罚。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版权埋单大势所趋,国务院《广播电视录音制品付费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一旦生效,广播电视依然我行我素,不按规定办事,就意味着节目侵权纠纷将普遍败诉。届时不仅是付费问题,还涉及侵权引起的巨额赔偿。近年版权纠纷呈上升趋势,还有一部分著作权人只等付费标准出台后再打版权官司。这应引起播出机构的足够重视。笔者认为播出机构应该未雨绸缪,尽早采取措施。

加强管理,主动依法开展版权工作。总的原则是:有约定的,尊重约定,按约定付酬;每年度向著作权管理机构商量一个付酬固定额。

没约定或约定不成的:可商定按广告比例付酬;也可计时付酬,即按该播出机构每年度播放录音制品时间总量支付报酬(看似公平操作难度大)。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少儿、农村广播电视予以优惠政策。

可以以年度为结算期,每年第一季度把上年度该支付的交集体管理机构。

如发生纠纷,向法院提讼或要求仲裁。

对正在产生和录制的节目,制作格式合同文本,与受访者统一签版权合同。

对库存节目,以格式合同与集体管理组织谈判。如词曲作者集体谈判集体签约,同意签约的播出机构就使用这些权利人的作品,不签就不用。

做好事前约定。对口头作品,如直播节目请嘉宾访谈,如果没经同意,又出版发行,就构成侵权。如果约定在先,节目播出后还能进行后期开发。

约定主体要对。约定主体应是法定代表人,主体不对是无效约定。如果发生纠纷,播出机构要承担法律后果。比如唱片公司赠送的节目,没搞清唱片公司与权利人如何约定的、是否被买断,这种播出面临著作权纠纷的风险。播出后权利人出面维权,播出机构就要支付赔偿。

稿费的性质。稿费形式等同于全无约定,不具法律性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稿费不是著作权人使用其作品的约定,即不是著作权使用费。

政府设立专项经费。完成指令性播出和文化传承的播出任务。

(作者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副总监)

编校:郑艳

上一篇:娱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下一篇:广播文艺精品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