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7-01 05:49:25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

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5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针对术后常见问题的并发症,采取相关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例,年龄19~36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2例;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3例;单胎3例,双胎2例;胎盘植入2例,宫缩乏力3例,其中除胎盘植入1例出血500ml外,其余出血>1000ml,最多1例出血2600ml,经临床保守急救无效急诊行介入治疗,5例均获得成功。护理干预早期介入,患者无出现发热、下腹痛及臀部酸痛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天。

护 理

心理护理:此类患者起病急且病情危重,从分娩后由于重男轻女的心理干扰及家人的失望造成太多的恐惧、焦虑、多疑,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鼓励安慰患者,以赢得患者最佳配合。

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手术后遵医嘱心电监护24小时,每4小时测体温1次。鼓励多饮水,进清淡饮食,并嘱家人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纠正贫血。保持室内安静、通风、空气流通好。做好专科护理,介入治疗后每30分钟按压宫底,观察阴道出血量,子宫的软硬度、高度,注意观察阴道排出物的量、性质、颜色、气味,每天3次会阴消毒,必要时可增加次数。

护理:术后制动24小时,平卧6小时,用约束带固定下肢,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可在护士及家属的帮助下用手压迫股动脉穿刺口协助患者翻身,变换时切忌大幅度。

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前,在足背动脉搏动位置用记号笔做记号,以便术后观察肢体远端血供情况。术后要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外还要观察有无“疼痛、麻木、运动障碍、苍白”[1],每30分钟1次,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1次,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下蹲,预防因止血不彻底或肢体移动致穿刺处血疑块脱落引起皮下血肿或大出血[2]。

穿刺部位的观察:介入后医生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并用棉垫、绷带加压包扎,要保持敷料干燥、清洁、牢固,血肿多发生在术后6小时内。

对症护理:栓塞综合征最为突出症状为疼痛。每个人个体差异不同,术后遵医嘱抗炎后必要时给予镇痛,患者体温<38℃,鼓励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出院指导:出院后加强营养,避免体力劳动,产后42天返院健康体检。

讨 论

介入治疗在产科中用于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已取得肯定,因这些患者年龄较小,保留子宫对其有着重大意义[3]。措施采取得当、及时,为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带来希望,使治疗本质上达到完善。介入治疗创伤小,止血迅速、彻底,可以重复,不良反应少,恢复快,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刘萍.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9.

2 洪燕玲.宫颈妊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华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5(3):83-84.

3 陈春林,刘萍.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应用的优势及可能的缺憾[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8):594-596.

上一篇:老年心血管疾病夜间护理工作 下一篇:电击伤患者31例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