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体,指向语用

时间:2022-07-01 02:05:2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生活中,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综合性体现了人们交往的能力。文本细读的视角是语言文字运用,其重点是发现文本“秘妙”,目的是确立语文价值。

一、发现文本“秘妙”

笔者以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长城》为例,剖析“文本细读的重点是发现文本秘妙”。那么,什么叫文本“秘妙”呢?我们来看这篇课文——

长 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凝重、内敛的,实际上,从这点上来说,已经触及文本的“秘妙”了。那么,这篇课文究竟隐藏着哪些文本“秘妙”呢?

一是“结构”。从文章的整体来看,文章第一、二段写见闻,第三、四段写联想,这是文本在结构上最大的“秘妙”。

二是“章法”。《长城》一文的章法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第一段:起——“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第二段:承——顺着“起”的内容和语势写下去。“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第三段: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语势上看,这都是一种转折、转换。第四段:合——“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伟大的奇迹”正是点睛之笔,文眼在此。

三是“语言”。语言风格平实、精确。

四是“基调”。通篇全是逗号、句号、逗号、句号,中间倒是出现过两个顿号,除此之外,还是逗号、句号、逗号、句号,不曾出现一个感叹号。就句式的角度来看,文本只有陈述句,没有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这说明全文的情感基调是高度内敛和凝重的,最切合长城的特征。

五是“顺序”。《长城》一文的宏观顺序是先写见闻、后写联想。但是,从中观和微观层面看,文本的写作顺序是先写见闻:“远看长城”,然后写“来到长城脚下”,这叫由远到近,再写联想:“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是现实。“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是历史。写联想,由现实到历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逻辑顺序。

六是“句法”。全文的句法有很多“秘妙”,最有特点的是两处:一是它的数据说明,如“一万三千多里”“一百多里”“五六匹马”等,大量的数据运用说明精确、精准;二是它的还原比较,如“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是作者的“想象还原”。“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这叫比较。通过还原比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长城施工的艰难。

七是“长城”。“长城”的秘妙不在于“城”,而在“长”。事实上,长城之长既是空间的长又是时间的长。如“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是写长城的空间之长。长城是古代修筑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来修筑一道军事防御设施,这是时间之长。

八是“奇迹”。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现在它的“气魄雄伟”,它的“构造精巧”,它的“施工艰难”,它的“工程浩大”。

九是“图腾”。编者为什么选《长城》,且把这篇课文放到“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单元当中,并作为第一课出现?很显然,长城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工程,它还是文化遗产。从文化的角度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图腾。

十是“主题”。《长城》一文的主题是怀古,睹物思人。

《长城》的文本“秘妙”一共有10条。如果细究之,还不止10条。通过分析,我们大体上对“文本秘妙是什么”有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概括。从表达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我们平时在阅读中,常有这样的体验:哎呀!这个不正是我想说的吗?他写的怎么跟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啊?但是,我却写不出来。这是因为个中秘妙非我所能知、所能会的。从接受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读者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文字表现与存在。完全熟悉的文字表达不是秘妙,完全陌生的文字表达也谈不上秘妙。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才能找到秘妙的存在。从比较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文本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是文本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从语言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隐藏在话语背后的语言创造和价值,它是一种语言的创造。

二、确立语文核心价值

文本中有这么多的“秘妙”,该怎么解读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文本秘妙解决了文本“有什么”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有什么”全部转化为“教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对文本秘妙进行深入处理和加工:哪些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可以暂时闲置起来,哪些可以相互整合为一个独立板块?这就是“确立语文核心价值”。

关于“语文核心价值”,郑桂华老师在《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一书中有过独到而精辟的阐释,她指出:“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甄别和筛选各项文本秘妙中的“语文核心价值”呢?

第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语文的特征。什么叫语文的特征呢?语文通常被看做一个名词,即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在笔者看来,“语文特征”中的“语文”一词,不妨把它看成一个动词,就是“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即言说、书写。如果我们从动词的角度来看语文,就能准确地把握“语文的特征”了。比如,《长城》一文中的10条文本“秘妙”,前6条“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7条是“长城”的秘妙,涉及对长城之长的理解,属于内容和含义层面的秘妙;第8条是“奇迹”的秘妙,涉及对“奇迹”内涵的解读;第9条是“图腾”的秘妙,涉及长城在文化精神层面上象征意义的解读;第10条是“主题”的秘妙,涉及对“怀古意蕴”的现代阐释,后4条“秘妙”语文特征不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和判断,我们可以把后面4条“秘妙”先拿掉。

第二,看这个“秘妙”有没有文本的个性。所谓“文本的个性”,是指在同类文本中,这一秘妙是否属于这个文本独有的特征。这种个性化的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就会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长城》一文的前6条“秘妙”,它们都有着明显的语文特征,但哪些是这个文本特有的个性,哪些是同类文本共有的特征呢?就“结构”这一秘妙而言,从整体上看是先写见闻后写联想。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文章不少,如巴金的《鸟的天堂》中“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只是局部的、语句的写法,而非全部的、整体的写法。因此,在整体上采用“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结构方式,确实是《长城》一文独有的个性。再如“章法”的秘妙,起承转合,章法极其严谨、整饬,这在散文中是极其罕见的。因此,“章法”也是《长城》独有的个性特征。再如“语言”的秘妙,平实、精确。类似的语言风格,不只《长城》有,很多文本都有这种风格倾向,譬如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丰子恺的《白鹅》等。“基调”的秘妙,感情凝重、内敛,这类基调的文本也有不少,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第5条的“顺序”、第6条的“句法”,都能在别的文本中看到。因此,从“有没有文本独特的个性”来看,现在就剩下一、二两条“秘妙”了。

第三,看这个“秘妙”有没有统领的功能。什么叫统领呢?就是从这个“秘妙”出发,能整体地把握文本的内涵,能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长城》一文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因此,从这个“秘妙”出发,就能将全文的内容一网打尽,显然,它有统领的功能。再如“章法”,按“起承转合”的思路来解读全文,既是可行的,也是高效和简约的。因此,它同样具有统领的功能。

第四,看这个“秘妙”有没有迁移的价值。迁移就是举一反三,能在新的语境和情境中运用这一“秘妙”。比如“结构”,让学生仿照“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这一结构方式进行构思谋篇。《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习作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那么,这一条就可以判定为有迁移的价值了。再看“章法”,让学生的文章写出“起承转合”的套路来,对于全体学生的要求拔高了。因此,这一条就不能算了。

从分析中我们清楚地发现,结构上的“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是《长城》一文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常说“一课一得”,常说要抓住重点,但在日常教学中,又往往是凭经验来设计教学。现在,有了这样一个相对科学的筛选和甄别机制,这些经验之谈就有可能真正迈向语文课程方法论的轨道。

三、围绕语文核心价值展开教学设计

有了这样一个相对科学的筛选和甄别机制,那么,我们就可以围绕“语文核心价值”展开对《长城》一课的教学设计了,教学构思分成三大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品读形象”。围绕“先写见闻”的“见闻”展开教学,主要抓两个问题:①看到了什么?“看到什么”指向作者的“见闻”。看到这样的长城,作者涌起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感情”指向见闻背后的文化意蕴。②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出这种感情?这是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出发,重新返回到语言文字上来,关注语言、揣摩语言,走的是一个完整的来回,集中解决“见闻”的问题。

第二个板块是“追思历史”。围绕“后写联想”的“联想”展开教学。主要抓三个问题:①想到了什么?又涌起怎样的情感?“想到什么”指向作者的“联想”。②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出这样的感情?要时刻不忘回归语言本体。③写长城,只写看到的行吗?为什么?写作者的联想好处是什么呢?在这里,引导学生发现“见闻”和“联想”之间的认知逻辑和情感逻辑至关重要。否则,见闻归见闻、联想归联想,两者分离就不行了。

第三个板块是“抒写英魂”。长城的见闻与联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文章前面大量写条石、方砖、建筑材料,后面写劳动人民怎么把这些材料运送到崇山峻岭上,两者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这是作者的一种写法。细读之可以发现,还有别的写法、做别的联想。譬如:文本中还大量出现“瞭望”“屯兵”“堡垒”“射击”“打仗”等这类字眼儿,看到这些字眼儿,会联想到狼烟四起,烽火连天,马嘶人喊,刀光剑影;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想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因为长城是军事工程,是防御设施,是戍边镇关、保家卫国的。我们也会很自然地想起那些在长城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于是,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做出这样的联想:站在长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那些坚守边关的将士们。在这里,读写之间得到了有效互动。撑起这一互动的正是文本秘妙中的语文核心价值:先写见闻后写联想。

语文教学如何告别繁琐的内容分析?笔者以为,文本秘妙是告别内容分析的一把金钥匙。所以,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教学才是坚守语文本体的教学,是走向优质高效的教学,是充满浓浓诗意的教学!

(责编 欧孔群)

上一篇:甩起陀螺滚铁环 舞动狮子跳竹竿 下一篇:用“异步教学法”设计学习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