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时间:2022-07-01 07:37:03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摘 要】上好一节数学课,从引人入神的导入新课开始,到精妙绝伦的课堂小结结束,无处不体现出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课堂小结是教师对一节课的高度归纳和总结,是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系统的重要手段。可对数学思想进行梳理,训练学生思维,还可以对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深入理解知识,从而使课堂小结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非常精彩,教学资料积累丰富,教具卡片准备充分,但其中作为总结与反思的“课堂小结”往往被忽略。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课堂小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现形式与作用。

一、一句话总结全节内容,加强学生记忆与理解

在学习“单项式的认识”这节课中,同学们根据单项式的概念进行了多项练习,逐渐熟悉后,大家争先恐后的列举出了各式各样的单项式,教师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并适时地给予评价与鼓励。临近下课时,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同学们,单项式的个数是无限的,形式多样,但主要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单个数字,单个字母,数字与数字的积,字母与字母的积,数字与字母的积,如:2、a、2×5、ab、2a”。把学生列举的单项式都进行了上述分类,适当进行补充。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在无限个单项式的海洋中感到茫然之际顿时看到了海岸线,提高了知识,增强了理解判断能力。

二、启发学生归纳知识结构,引起学生的共鸣

古罗马数学家鲁达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难点内容。几个回合下来进入课堂巩固阶段,李佳欣同学看着练习题还是难以下笔。师:“同学们,佳欣同学胸有成竹,不动笔就想出答案了。”李佳欣同学满脸通红说:“老师,我……”师:“好,佳欣同学,该题属于哪类数学问题?涉及哪几个数量?”佳欣:“路程问题中追击问题,涉及到路程,速度,时间三个数量。”师:“完全正确,题目中已告知甲乙两人速度,所求的问题是时间,设为未知数。甲乙两人所行的路程相等吗?”佳欣同学:“相等,即甲行的路程等于乙行的路程。老师,我会了。”师:“很好,那上黑板来解答给大家一起看吧!”李佳欣很快就写出了正确解答过程,教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师:“同学们,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主要有哪些步骤呢?”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①审题,建立数学模型,设出未知数;②写出等量关系式;③列出方程;④解出方程;⑤检验并作答。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堂课快结束时,教师进行了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运用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进行运算来判断该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与直角有关的物品,这些物品中的直角是否很规范呢?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就可以进行验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课后,大部分同学都对身边的“直角”进行了探索,积极踊跃,兴趣盎然!让学生体验生活问题教学化的过程,感受教学就在身边。这就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巩固的过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个方法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的能力,享受情感上在此过程中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四、类比归纳小结

类比小结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例如:新旧知识的比较(如方程与代数式、解方程与解不等式),易被混淆的知识的比较(如非负数与正数、互为相反数与互为倒数),对立知识的比较(如乘方与开方、定理与逆定理)等。也可跨学科进行类比,例如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引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平常耳熟能详的古诗也包含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五、编歌谣小结

对于一些步骤较多,结构复杂,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不能仅仅是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小结,要求学生死记牢记,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教授“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编成这样的歌谣:“已知未知闹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移加变减减变加,移乘变除除变乘”。又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这样小结:“要证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平行,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平行。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平分跑不了。对角相等也可以,两组对角才能成。”这样,一下子就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娱乐化,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小结起到了“别样红”的效果。

总之,课堂小结很短,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课堂小结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合理的运用,提高课堂小结实效性,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明确任务,抓住重点,方式新颖,突出成效。完善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尾声再掀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李祥.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实效性研究.《考试周刊》,2013(13)

[2]严永平.让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更有效.《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5)

上一篇:建构互动的初中数学课堂 下一篇:快乐班主任 三爱三落实